⑴ 窗簾滑輪一米裝幾個好
一般6到8個左右,尺子剪刀布不錯的可以學習窗簾的測量、預算、設計、剪裁、縫紉、安裝
⑵ 窗簾一米掛鉤要多少個鉤子
正常來說窗簾掛鉤間隔20-30公分都是可以的,由此推算,一米窗簾大約需要4-5個就可以了。
⑶ 請問誰知道窗簾滑道一米正常配幾個滑輪
不同的窗簾數量也不一樣 每米6-15個都有
⑷ 窗簾怎麼算米數
計算窗簾的用量按以下3步進行:
()量尺寸
寬度:注意這里的尺寸不是窗的寬度,而是窗簾覆蓋的寬度。這寬度要和窗簾盒、羅馬桿保持一致,一般以窗戶的寬度為基準,兩邊各延伸20厘米到30厘米不等,也可以根據喜好覆蓋整面牆。
高度:窗簾高度的測量很簡單,上下需按個人需求預留尺寸。
(2)決定窗簾的門幅大小
要准確估計窗簾用量,必須先了解市場上窗簾的尺幅:
大門幅:一般多為2.8—2.9米。
市場上俗稱「定高買寬」,高度確定,計算窗簾的寬度即可算出用量。建議用在客廳陽台卧室這樣高度高的大窗區域。
小門幅:一般為1.4—1.45米
市場上俗稱「定寬買高」,建議如果使用羅馬簾或是小窗等區域,買小門幅則比較劃算。簾寬度已經確定,需計算窗簾的幅數和高度就可以計算出用量。
(3)計算窗簾用量
大門幅的窗簾計演算法:
用量米數=窗簾的寬度*褶皺倍數+兩邊折邊。
(褶皺倍數:由於窗簾必須打褶,所以寬度需要乘以褶皺倍數。一般褶皺倍數是2,即寬1米的窗簾,必須使用2米布料,再另外加上布料折邊0.2米就可以了)
比如:寬度是3.2米(需注意這個寬度不是窗寬,而是軌道的長度)、高為2.4米。(褶皺倍數按2計算,兩邊各折邊10厘米。)
那麼用量米數=3.2*2+0.2=6.6米。
小門幅的窗簾計演算法:
用量米數=(窗簾的高度+上下約邊米數)*幅數。
幅數=(窗簾寬度*2倍褶)/門幅。
比如:寬度是1.2米(等同軌道長度),高度為1.6米(褶皺倍數按2計算)。
則用布幅數=1.2米*2/1.4米=1.7≈2門幅。
用量米數=(1.6米+0.3米)*2=3.8米。
⑸ 大家說說一米窗簾需要幾個鉤子
一般的窗簾的話,一米需要用到的掛鉤是六個。
一般在生活中常見的就是四內叉鉤:即掛鉤一頭是4個插腳,可以容插到布帶的插槽里,另一頭是一個彎鉤,這個彎鉤就用來掛到軌道或者羅馬桿上的掛環孔內。窗簾掛鉤的穿法有很多種,常見的主要是以褶皺的大小為劃分依據。
小褶穿法:
按照1、2、3、4穿,四齒鉤的4個插腳分別對准布帶上所標的序號1234洞眼插入,中間不間隔,就穿第3根叉;兩個鉤子之間隔3-4個洞眼。
中褶穿法:
按照1、2、4、5穿;四齒鉤的4個插腳分別插入布帶上所標的序號1245洞眼,中間隔1個洞眼,就穿第3根叉;兩個鉤子之間隔4-6個洞眼,一般每米7——8個掛鉤。
大褶穿法:
建議按照1、3、8、9穿,四齒鉤的4個插腳分別插入布帶上的序號1389洞眼,中間隔4個洞眼,就穿第3根叉;兩個鉤子之間隔6-8個洞眼。這種穿法會讓窗簾的褶子看上去有點兒像蝴蝶形狀。
⑹ 窗簾大概多少一米啊
買窗簾是家裝的一項重要工作,需要根據家裝的整體風格和經濟狀況來內選擇窗簾。千萬不要小容看窗簾的開銷,便宜的可能只有幾塊錢一米,價格高的可以達到三四百元一米。比如窗紗每米可能只有十幾元,但加上布帶(掛窗簾鉤的帶子每米6~8元)、牽墜(每米6~8元)、花穗(每米8元左右)等,價格就不菲了。
以一套三居室為例,除去廚房和衛生間,一般需要買四幅窗簾,每幅包括紗簾和布簾,如果都做成落地簾,一般得2000元左右,而高檔簾可能會花到上萬元甚至幾萬元不等。據《新聞晚報》
⑺ 窗簾盒一米放多少滑輪
大概六個
⑻ 窗簾打孔一米打幾個
4-6個,自己喜歡哦,切記,一片需要打孔打成的個數一定要成雙數才行哈
⑼ 假如一米的窗簾布需要多少個環
一般是按窗戶的大小來選擇窗簾的,如果是單簾,單開窗,正常情況下,一般是8個,因為窗簾兩邊都需要遮住窗框,所以窗簾要寬一些。
⑽ 窗簾布是一倍二的,滑輪l米裝幾個.
不管你窗簾布是幾倍的,滑輪一米都要裝6個或者7個,因為布料少只能把折的大小變化。但折的距離不能變,放鉤子是一樣多的。所以滑輪也是一樣多。更多專業知識,請找佩歐霓窗簾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