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裝修糾紛如何解決
當甲乙雙方產生矛盾後,要根據合同文本共同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友好地協商解決。如乙方處理不當或拒絕處理,甲方可向行業協會或有關管理部門反映,請他們出面與施工方或材料供應商進行交涉,給予解決。倘使不能解決,那麼甲方可繼續向工商仲裁部門或法院投訴。
委託方的投訴要做好取證工作。必須在行業協會派員或監理人員協助下以事實為根據與施工方或材料供應商進行協商解決。確為價格偏差者則應合理退賠,如屬工程質量問題,施工方應無條件返修。如為材質問題,材料供應商應按有關規定給換貨或經濟賠償。
(1)家裝糾紛擴展閱讀:
房屋裝修注意事項:
1、用戶在裝修的前期一定要對即將裝修的房屋進行全面的測量,比如測量貼磚的面積、地板的面積、油漆面積及壁紙面積等等。
2、在進入施工的開始階段,主體拆改也不是隨意的,承重牆是不可以動的,如果能不改的盡量不改,要聽取多方面的專業人士的意見。
3、地板的選擇決定了家中主色調,也會決定傢具的色彩選擇,門和傢具的顏色都要和地板相一致。另外在地板鋪裝之前要確定地面的潮濕度。小編的建議是第一層只要和泥土接觸就做一下防水。
② 裝修糾紛找哪個部門處理
一、消費者協會
當消費者在裝修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又與裝飾公司溝通未果時,我們便可以向消協投訴,撥打消費者協會的12315熱線尋求幫助。
二、行業協會
當消費者遇到裝修糾紛的時候,投訴到裝修行業協會也是一種解決問題比較有效的途徑。大部分行業協會都設有咨詢投訴部門,開辟專用投訴電話。(可根據自己所在的城市,查詢投訴電話。)
三、媒體監督
媒體監督是消費者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手段。當多方調解無效時,也可以採取向媒體投訴爆料的形式。有些正規的商家擔心不良行為被公布,願意積極配合解決問題。但媒體監督同樣不具備強制力,特別是一些不在乎品牌形象的小公司,也會無視業主的要求,最終導致維權困難。
四、法律途徑
當採用各種方法無法維護自身權益時,消費者只能使出終極手段——向法院提起上訴,要求裝修公司或商家對侵權行為予以賠償。一旦認定為企業的過錯,法院判決具有法律上的強制性,企業也必須負起責任。
(2)家裝糾紛擴展閱讀:
如何避免裝修糾紛?
為了避免麻煩,在裝修之前必須明確以下6點,這樣有助於消費者提前規避不必要的裝修糾紛。
1、建議消費者不要盲目開工,最好在家居裝修前先學習一些裝修的基本常識,了解家裝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環節,掌握相關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規,這樣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家裝過程中產生糾紛的可能性。
2、在選擇家裝公司的時候,一定要對家裝企業驗明正身。盡量選擇資質齊全的大型家裝公司。家裝企業不僅應當具備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還應當具備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建築業企業資質證書。
3、消費者要與家裝公司簽訂完整的家裝合同。消費者最好與家裝企業簽訂由各個地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監制的《家庭居室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正規家裝企業在與消費者簽訂家裝合同時,使用的基本上都是這個版本的合同。
此合同中,不僅明確了工程概況、付款方式、工程驗收、違約以及保修條款等大的條款,更將工程報價單細化,包括了工程材料的名稱、品種、規格等詳細條目。簽訂詳實的合同,施工便有了執行的依據,即便在家裝過程中產生了糾紛,也可以有理可循,更方便取證。
4、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要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切不可輕信家裝公司的花言巧語,一定要求家裝企業將口頭承諾寫入合同並蓋章。在合同簽訂的過程中,消費者一定要注意審核條目內容。合同中家裝企業的辦公地址、電話等聯系方式是否准確。合同的乙方是否就是所選用的家裝企業。合同中是否明確劃分違約責任以及是否明確爭議的解決方式。還要仔細研讀工程概況,做到心裡有數。
5、最好在家居賣場簽訂家裝合同,這樣就像是給家裝上了「雙保險」。如果出現糾紛,若家裝公司對於問題一再推諉,消費者也可以要求簽訂家裝合同的家居賣場出面進行調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簽訂合同的時候,除了要求家裝公司加蓋合同章外,也要到賣場加蓋合同章。
6、消費者要注意保留家裝過程中的每一個憑證。尤其是裝修中間環節產生的收費,一定要注意保留收據,哪怕是字據,這都可以作為日後糾紛調解過程中的憑證。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③ 家裝糾紛
這個比較費來事了。
首先你得先自去法院起訴,讓法院找鑒定機構對目前已經完工的工程量進行鑒定,否則你繼續做,日後無法判定對方做了多少工程量。這個鑒定的時間有可能長達一年,因為有很多流程要走。你自己找的鑒定機構對方可以不認可的。這個鑒定視乎你的勝訴比例,你可能要承擔較大的比例。家裝的鑒定費用有可能在數千元到一兩萬,這個不同城市可能不同的。
扣除對方已經完全完工的,其他沒完工的,法院可能判無效或者部分折算費用,你要嚴格考慮並要求對方退款。勝負比例跟得到判決退回的金額有關的,所以不能隨便獅子大開口提出。
對方的違約責任,則只能按照合同的約定進行,合同怎麼約定,就怎麼執行。否則,你就必須提出具體的違約損失,不過法院充其量只能給你三個月的鄰近同等出租房的租金損失。如果合同沒有約定具體的違約處罰條款或者有約定但是處罰力度不足以償還損失的話,這個官司打不過,因為官司還有訴訟費用成本。
④ 發生裝修糾紛怎麼辦
補救妙招:小裂紋用裝飾性牆貼或者掛畫遮蓋則可,大裂紋可用壁紙修飾。
點擊圖片或下方「閱讀原文」領全屋3D效果圖,附帶裝修水電位!
⑤ 家庭裝修糾紛怎麼解決
解決家庭房屋裝修糾紛: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消費者請求消費者協內會調解;
3、向有關行容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法律依據】
《住宅室內裝飾裝修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裝修人因住宅室內裝飾裝修活動侵佔公共空間,對公共部位和設施造成損害的,由城市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⑥ 房屋裝修糾紛事件應該找誰
解決購房過程中發生的房產糾紛,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行政和訴訟等辦法加以解決。(1)協商解決。協商解決是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以解決問題。(2)調解解決。調解,是指購房糾紛的買賣雙方,在不能通過相互協商解決糾紛時,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在房地產管理部門、消費者協會或其他組織部門的主持下,通過說服教育,促使雙方當事人根據有關商品房銷售的法律法規,相互諒解,達成和解協議,使購房糾紛及時得到解決的一種方式。(3)仲裁解決。仲裁又稱公斷,是指買賣雙方在爭議發生之前或爭議發生後達成協議,自願將爭議交給仲裁機關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對各方均具有約束力的裁決。(4)行政解決。購房糾紛的行政解決,是指經商品房所在地的房地產管理機關及相關部門調解無效或達成協議後,當事人又反悔的糾紛,或者購房糾紛當事人直接到行政部門投訴,由該行政管理部門對其糾紛進行處理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5)訴訟解決。購房糾紛的訴訟解決,是人民法院在糾紛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共同參加下,解決購房糾紛的一種方式。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不願和解、調解或者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涉外合同的當事人可以根據仲裁協議向中國仲裁機構或者其他仲裁機構申請仲裁。當事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或者仲裁協議無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應當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仲裁裁決、調解書;拒不履行的,對方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