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河圖洛書是什麼_圖片
索詞條
╳
河圖洛書
[hé tú luò shū]
中國古代文明圖案
更多義項
更多圖片(6張)
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河圖洛書是漢族文化,陰陽五行術數之源。最早記錄在《尚書》之中,其次在《易傳》之中,諸子百家多有記述。太極、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風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易·系辭上》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之說。
『貳』 求洛書大大畫的這幅圖
這是能找到的最大的
『叄』 洛書的古洛書圖
洛書是術數中乘法的起源 4 9 2 3 5 7 8 1 6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宮。
洛書與九宮有著密不可分別的關系
古洛書 4巽宮 9離宮 2坤宮 3震宮 5中宮 7兌宮 8艮宮 1坎宮 6乾宮 口訣: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為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周易圖說
洛書者,陰陽錯綜,五行逆運,有為變化之道也。
其圖大禹治水時,有神龜出洛河,其背有文,九文近頭,一文近尾,三文近左肋,七文近右肋,四文近左肩,二文近右肩,六文近右足,八文近左足,五文在背中,其位九,象九宮,中五又象太極,中一文又象一氣;其形方,方象地。
洛書,蓋取逆克之理。逆克者,以陰克陽,右行也。故中土克北方水,北方水克西方火,西方火克南方金,南方金克東方木,東方木克中央土。陰前陽後,陰靜陽動,靜以制動,以克為主,收斂成就之功也。收斂成就,乃金火之功,火以煉之,金以刑之,故金居火位,火居金位,金火同宮,而萬物無不藉賴陶熔成就矣。
金火陰陽俱錯,水木陽不動而陰錯者,金火克而水木生氣收斂也。克之,正所以全生;逆之,正所以成順;故外錯克而中綜生。錯者,錯亂也。陰陽錯亂於外而相剋也。綜者,總整也。陰陽總整於中而相生也。錯中有綜,借陰復陽,後天中返先天之道,不在是乎?
人自有生以後,陽極陰生,五行錯亂,陰陽不交,彼此戕害,真者埋沒,假者張狂,七情六慾,般般倶有,五蘊八識,件件皆全,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以苦為樂,以假作真,本來面目全失.
如書,陰水克陽火,陰火克陽金,陰金克陽木,陰木克陽土,陰土克陽水之象。書有五無十者,陰土錯,外去克水也。
天有好生之德,借神龜泄露返還之道。使人人歸家認祖,在性命根本上著腳耳。根本在於何處?即中五之中一文,所謂元牝之門者是也。這個門,生之在此,死之在此,順之在此,逆之在此,五行錯亂分散亦在此,五行總整攢簇亦在此。蓋此處有天地之根,有仁義禮智之信也。因其有仁義禮智之信,錯之能以綜,散之能以合。失此信,則五元皆傷、五物皆發,仁義禮智之性,變而為喜怒哀樂之性;守此信,則五元皆生、五物皆化,喜怒哀樂之性,變而為仁義禮智之性。
書中五者,仁義禮智,皆本於信也。外四十者,以信而運仁義禮智也。信於仁,則能仁;信於義,則能義;信於禮,則能禮;信於智,則能智。一信而仁義禮智,無不隨心變化矣。
左圖為洛書變化之道,即後天中返先天之道,即書錯中有綜。三五合一之象,五行有陰有陽,只有二五,並無三五。所謂三五者,就中五三家之數論之也。中五共五文,北第一文為水,西第二文為火,東第三文為木,南第四文為金,中第五文為土。木生火為一家,積數二三為一五;金生水為一家,積數一四為一五;土居中央為一家,積數自為一五。三家相見,是謂三五合一。三五合一,總是一陰一陽,二五之精,妙合而一之,二五合一,總是陰中返陽,一五攢簇而一之,一五攢簇,渾渾淪淪,循環無端,無聲無臭,何有一五,何有二五,更何有三五乎?
左圖為洛書後天中返先天之道,即於陰五行中返還陽五行,復歸於一氣耳。返之之道,莫先返乎信。老子雲:"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此信即先天來復之信。此信一復,戊土發現,內有主宰,萬緣皆空,諸慮俱息,則不哀而生智,信中生智,是戊土克癸水,而水返陽矣。水返陽而智本於信,智不妄用,無貪無求,心平氣和,而樂真而有禮,智中出禮,是壬水克丁火,而火返陽矣。火返陽而禮本於智,和而不同,非禮不履,燥氣悉化,則不怒而成義。禮中出義,是丙火克辛金,而金返陽矣。金返陽而義本於禮,義不過偏,通權達變,循規蹈矩,則喜善而藏仁。義中生仁,是庚金克乙木,而木返陽矣。木返陽而仁本於義,仁不過懦,至善無惡,誠一不二,則無欲而有信,仁中行信,是甲木克己土,而土返陽矣。土返陽而信本於仁,信而得正,止於其所,而不動不搖,真土現象,假土自靜,戊己相合,喜、怒、哀、樂皆歸無欲,仁、義、禮、智皆歸一信。
五氣朝元,後天五物,皆聽命於五元,四象和合,五行一氣,三五合一,結成聖胎,渾然天理,人慾不生,還原返本,歸根復命,依然是生初本來面目。
如書,陽五行居於正位,陰五行居於偏位,錯中有綜之象也。錯中有綜,陰中返陽,金丹有象。在儒,則謂明善復初;在釋,則謂摩河般若波羅密。摩河者,華言大也。般若者,華言智慧也。波羅密者,華言登彼岸也。
以大智慧登彼岸,亦明善復初,還原返本之義。三教聖人,皆不外此逆運妙理。
金丹有為之道,全以逆運,故曰七返九還金液大還丹。七為陽火之數,火居金位,火運金而入庫返真;九為陽金之數,金居火位,金遇火而生明還元。火返真而後天之氣悉化,金還元而先天之氣逆回,生生不息。仁義禮智,根於一信;金木水火,歸於中土。五行攢簇,洛書已返成河圖矣。
有為事畢,無為事彰,再加向上工夫,修河圖妙理,了先天無為自然之功,可以神化不測矣。
修道者能於洛書錯綜變化處,鑽破個孔竅,於中心一文處立定腳根,逆而修之,何患五行不能攢簇,陰陽不能和合,金丹不能凝結,性命不能俱了乎?
河圖與洛書合一
河圖形圓,陰陽合一,五行一氣,無為順生自然之道。
洛書形方,陰陽錯綜,五行克制,有為逆運變化之道。
圓以象天,一氣流行,渾然天理,無修無證,從太極中安身,所以了性。
方以象地,兩儀變化,天人合發,有增有減,在陰陽中造作,所以了命。
無為者,純陽未破,上德之人修之;有為者,後天已交,中下之人修之。特以上德之人,五行合一,先天祖氣未傷,性命一家,無待返還之功,只用天然真火以溫養之,不為後天所傷,神全氣足,誠則能明,由中達外,露出法身,永久不壞,歷劫長存,道家謂之身外有身,釋家謂之跳出輪回,儒家謂之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至於中下之人,或為氣質所拘,或為積習所累,先天破而後天用事,性命分為兩處,若無有為之道,則已失者而難返,已去者而難還。雖有志士,不能成功,故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圖之以留世,使人深玩其義,各了性命也。
坤卦傳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者,謹固牢藏也。直者,至中至正、不偏不倚也。以敬直內,率性之謂道也,即河圖無為自然之道。義者,變化裁製也。方者,不動不搖、循規蹈矩也。以義方外,修道之謂教也。即洛書有為變化之道。
無為以修內,有為以修外,修內者性也,修外者命也。上德者,修性而命即立,自誠而明也;下德者,須先修命而後修性,自明而誠也。自誠明謂之性,為上德者而說;自明誠謂之教,為下德者而言。今立內圓外方之圖,以明上德者修內以制外,先圓而後方;下德者修外而安內,先方而後圓。雖是如此說,下德者以必以內圓為本,但不過著重處在外方耳。但方圓二字,大有妙用,圓非空寂無為,其中有防危慮險之功。方非斷絕人事,其中有依世法而修道法之功。
知的河圖五行一氣,中黃一點,則圓之所以為圓,不落於寂滅著空之學矣。悟得洛書五行錯綜,克中有生,縱橫逆順,到頭總歸中黃,則方之所以為方,不落於勉強執相之學矣。方之圓之,總在中黃一點,方亦從此而方,圓亦從此而圓,識不得中黃,方亦不是,圓亦不是。噫!月到天心處,風來水面時,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河圖圖解
第一副河圖寫成數字是
7
2
83 5 10 4 9
1
6
中間是55的外圍是10 這圖共有十個數1 2 3 4 5 6 7 8 9 10
這圖是兩個圈 第一圈是12345第二圈是6789 10 第一圈和第二圈 在相同的位置方向 他們都相差5比如中間的5和10 下面的1和6
第二幅河圖
49 2
35 7
81 6
這些數字都減去5得
-1 4 -3
-2 0 2
3 -4 1
中間是零 他兩邊的數相加都得0 這是正負陰陽的世界 有3必有-3
『肆』 圖解河圖洛書的圖書目錄
《河洛真數》斷語示例
凝聚中國古人智慧的河圖與洛書
編者序:易學第一神數
目錄
本書內容導航
導讀卷河洛概說:《易經》中的數
1.河圖洛書:《易經》之源
2.《易經》:中國文化之源
3.《易經》的內核:「天人合一」思想
4.八卦與六十四卦:《易經》的骨架
5.陰陽五行:易學的核心概念
6.天乾地支;經天緯地的符號體系
7.《河洛真數》:易學第一神教
8.陳摶:《河洛真數》的始創人
9.邵雍:《河洛真數》的闡述者
10.《河洛真數》的推導前提(一):四柱排盤
11.《河洛真數*的推導前提(二):納甲法
卷一河洛數概說:由數定卦
1.干支取數:天乾地支的數字解讀
2.天地數:化卦的依據
3.元堂爻:卦中的重點
4.先天卦換後天卦:起大運的前提
5.大運卦和流年卦:預測年運吉凶
6.流月卦:預測每月吉凶
7.流日卦:預測每日吉凶
8.論天地二數:陰陽變幻的15種關系
9.年柱吉凶看法:元氣、反元氣、得勢
10.是否得勢的依據:六十四卦納甲
11.月柱吉凶看法:化工、反化工、得時
12.日柱吉凶看法:得體
13.元堂吉凶看法:爻位、應援、當位、眾宗
14.命運層次:富貴貧賤的三種看法
15.五命得卦:五行與卦象的關系
16.陰陽消長的細化:十二消息卦
17.卦象立體:六十四卦簡釋
卷二斷辭一:六十四卦卦爻吉凶
卷三斷辭二:六十四卦卦爻詩斷
卷四速查表一:流年卦
卷五速查表二:流月卦
卷六速查表三:河洛參評秘訣
1.參數計算:參評秘訣使用方法
2.水部:水命人參評斷辭
3.金部:
4.土部:
5.火部:
6.木部:
金命人事評斷辭
土命人參評斷辭
火命人參評斷辭
木命人參評斷辭
『伍』 九章算術中的洛書之圖
有會算的 中國易學關於八卦來源的傳說,最初指天賜的祥瑞。河洛之辭,最早見於《尚書·顧命》,又見於《論語·子罕》。《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管子·小臣》:「昔人之受命者,龍龜假,河出圖,洛出書,地出乘黃,今三祥未見有者。」《周易·系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認為八卦乃據河洛推演出來。漢人多宗此說,以河洛解釋八卦來源。 (1)河洛所指,後世理解不一。西漢劉歆以河圖為八卦,以《尚書·洪範》為洛書。漢代緯書有《河圖》九篇,《洛書》六篇。以九六附會河洛之數。宋初陳摶創「龍圖易」。吸收漢唐九宮說與五行生成數,提出一個圖式,名龍圖,即河圖。西蜀隱者則以陳摶之先天太極圖為河圖。劉牧將陳摶龍圖發展為河圖、洛書兩種圖式,將九宮圖稱為河圖,五行生成圖稱為洛書。南宋朱震於《周易掛圖》中載其圖。南宋蔡元定認為劉牧將河圖與洛書顛倒了,將九宮圖稱為洛書,五行生成圖稱為河圖。朱熹《周易本義》卷首載其圖。後世所稱一般以蔡說為准。南宋薛季宣以九數河圖、十數洛書為周王朝的地圖、地理志圖籍。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胡渭《易圖明辨》亦認為河圖洛書為四方所上圖經一類。今人高亨認為河圖洛書可能是古代地理書,另有人認為河圖為上古氣候圖,洛書為上古方點陣圖,或以為河圖為天河之圖。眾說不一,尚在繼續探求中。 (2)河圖,洛書的關系。一般認為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河圖主常,洛書主變;河圖重合,洛書重分;方圓相藏,陰陽相抱,相互為用,不可分割。漢代劉歆認為:「河圖洛書相為經緯。」(《漢書·五行志》注)南宋朱熹、蔡元定:「河圖主全,敵極於十;洛書主變,故極於九。」「河圖以五生數統五成數而同處於方,蓋揭其全以示人而道其常,數之體也。洛書以五奇數統四偶數而各居其所,蓋主於陽以統陰而肇其變,數之用也。」並認為河圖象天圓,其數為三,為奇;洛書象地方,其數為二,為偶。(《易學啟蒙》)蔡沉:「河圖體圓而用方,聖人以之而畫卦;洛書體方而用圓,聖人以之而敘疇。」並認為河圖主象、洛書主數;河圖主偶、洛書主奇;河圖主靜、洛書主動。(《洪範皇極·內篇》)清萬年淳以圖之方圓論河洛關系,認為:「河圖外方而內圓」,「中十點作圓布」,「外四圈分布四方,為方形,十包五在內,仍然圓中藏方,方中藏圓,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之妙也。而十五居中,即洛書縱橫皆十五之數,是又河圖包裹洛書之象。河圖點皆平鋪,無兩折,洛書亦然。」「洛書外圓而內方,圓者黑白共四十數,圓布精其外,包裹河圖之象。」「河圖已具洛書之體,洛書實有運用河圖之妙,因將圖書奇偶方圓交互表之以圖。」(《易拇》)近代杭辛齋認為:「河圖為體而中有用,洛書為用而中有體。」「有以圖書配八卦者,多拘執而不能悉當,其實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河圖即先天,洛書即後天。」「故圖與書,相互表裡,不能分割。」(《易楔》)還有人認為河圖重「合」,具有奇偶相配、陰陽互抱、生成相依的特點;洛書重「分」,具有奇偶分離,生成異位的特點,兩者一分一合,體現對立統一、盛衰動靜的辯證關系。 《易.系辭上》:「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故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子相信河圖、洛易的存在,並以二者作為聖人作《易》的四條依據之一。
『陸』 洛書圖那裡有
洛書河圖,又稱「河圖洛書」,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譽為「宇宙魔方」,是中國古代的兩幅神秘圖案。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周易》,源於洛陽東北孟津黃河龍馬背負「河圖」的典故。大禹洛河神龜馱「洛書」獻大禹。治水成功,天下九州。見《尚書》中《洪範》。《易·系辭上》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河圖,黑點白點排列奧秘數陣;洛書,縱橫斜三條線上數和皆15。《周易》和《洪範》,在哲政軍倫美文學諸領域,為中國歷史文化淵源。洛書河圖,產生於河洛地區,地處中原腹地,以洛陽為中心,西至潼關、華陰,東至滎陽、鄭州,南至汝穎,北跨黃河至晉南、濟 源一帶,「居天下之中」。洛書河圖文化意義,博大精深---「河」指黃河,「 洛」指洛河,在黃河與洛河交匯的流域,古代人民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形成了華夏文明源頭洛書河圖文化。
4 9 2
3 5 7
8 1 6 九宮
洛書河圖,形成了河洛文化圈。聯結著:齊魯文化圈、楚文化圈、秦晉文化圈、燕趙文化。洛書河圖,演繹出原始的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黑陶文化(龍山文化)、炎黃始祖文化、《周易》學、夏商周青銅文化、東周文化、秦唐代封建文化、宋代洛學理學...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倫理、哲學、史學、文學、教育、宗教、 科技、藝術、民族、民俗等領域。洛陽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有「洛書河圖」文化為主題的專業圖書資料,是洛陽大學圖書館的館藏特色。洛書河圖,為中國傳統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淵源於河洛文化。在氏族社會變革過程中,洛書興起,河圖形成,根植於河洛。河洛文化具有源發性,「河圖洛書」出於河洛,儒學、道學、佛學等源起於河洛。洛書河圖文化具有兼容性,吸收包容了古代周邊地域文化內容。洛書河圖文化輻射到周邊的地域,派生出諸多文化體系。
洛書河圖,產生的地理范疇正是中華文明始發地。地域界定為:今天河南西部,以洛陽盆地為中心,西至潼關華陰,東至滎陽開封,南至汝穎,北跨黃河至晉南濟源。地理范圍是:北緯34°至35°、東經110°至114°之間的地區。洛書河圖,雄踞於中原文化,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易經系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論語》上講:「鳳鳥不至,河不出圖。」《竹書紀年》雲:「黃帝在河洛修壇沉璧,受龍圖龜書」。
洛書河圖,《易.系辭上》:「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故之;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子相信河圖、洛易的存在,並以二者作為聖人作《易》的四條依據之一。《尚書.顧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圖,在東序。」。《竹書紀年》軒轅「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帝祭於洛水」沈約註:「龍圖出河,龜書出洛」。「天興禹洛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常道。」《漢書.五行志上》認為《尚書.洪範》中從「初一曰五行」到「長用六極」是《洛書》本文。
洛書河圖,形成期大體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之間。影響了許多地區性文明產生:在長江流域---成都平原文明、江漢文明、太湖文明---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黃河流域---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仰韶文化、中原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馬家窯文化;東北---燕山地區文明---紅山文化。洛書河圖,直接與黃河文明大交融,孕育了中華邦國文明。
洛書河圖,主體是黃河文明,黃河文明的中心在中原地區,黃河文明的核心在河洛文化圈內。洛書河圖文化特點:(1)國都文化連綿不斷。(2)根文化、源頭文明。海外華人,稱「河洛郎」,且尋根拜祖,洛書河圖文化隱藏著尋根和姓氏尋根思潮。(3)民族思想國學基因,包容中華靈魂。
洛書河圖---傳說。太極圖是河洛交會的自然現象,太極圖是黃河洛河交匯形成的旋渦,人族伏羲據此創造出太極和八卦。大量考古發現資料和古代文獻記載說明,華夏文化是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文化。(1)伏羲「結繩為網以漁」說。(2)黃帝「洛書魚獻」說。(3)唐堯「靈龜」說。(4)虞舜「黃龍負書」說。(5)大禹《冊府元龜*帝王部》、《尚書*洪範》說。洛書河圖之理:河圖左旋之理、河圖象形之理、河圖五行之理、河圖陰陽之理、河圖先天之理。 「洛書河圖古星圖」,用十個黑白園點表示陰陽、五行、四象,其圖為四方形:
北方:一個白點在內,六個黑點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為水。
東方:三個白點在內,八個黑點在外,表示青龍星象,五行為木。
南方:二個黑點在內,七個白點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為火。
西方:四個黑點在內,九個白點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為金。
中央:五個白點在內,十個黑點在外,表示時空奇點,五行為土。
故,辭賦大師潘承祥《詠洛賦》雲:「
『柒』 那位可以提供一下河圖、洛書那兩幅神秘圖案
【河圖洛書】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兩幅神秘圖案,歷來被認為是河洛文化的濫觴,中華文明的源頭,被譽為"宇宙魔方"。相傳,上古伏羲氏時,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浮出龍馬,背負"河圖",獻給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後為《周易》來源。又相傳,大禹時,洛陽境內洛河中浮出神龜,背馱"洛書",獻給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劃天下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會,流傳下來收入《尚書》中,名《洪範》。《易·系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就是指這兩件事。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點和白點,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洛書上,縱、橫、斜三條線上的三個數字,其和皆等於15,十分奇妙。對此,中外學者作了長期的探索研究,認為這是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第一個里程碑。《周易》和《洪範》兩書,在中華文化發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哲學、政治學、軍事學、倫理學、美學、文學諸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作為中國歷史文化淵源的河圖洛書,功不可沒。
『捌』 〖洛書九宮圖〗風水知識:什麼是九宮飛星
九宮飛星理論是風水流派"理氣派"的核心。九宮飛星一般分為四種,年家九宮飛星,月家九宮飛星,日家九宮飛星,時家九宮飛星。
堪輿九星的名稱在術書中頗不一致。而性質與星命家的紫白九星〈一白水星,二黑土星,三碧木星,四綠木星,五黃土星,六白金星,七赤金星,八白土星,九紫火星〉無二致。
風水學中有「天有九星,地有九宮」之說。所謂「宮」,即九宮方陣,術家附以乾宮,坎宮、艮宮、震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和中宮的名稱,以運星入值中宮,余依乾六、兌七、艮八、離九、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的次序飛布九宮,以後位置,隨年、月、日、時不斷變換,值紫、白為吉,遇碧、綠、黃、黑為凶。
九星的五行:一白星,為坎卦,屬水;二黑星,為坤卦,屬土;三碧星,為震卦,屬木;四綠星,為巽卦,屬木;五黃星,居中宮,無卦對應;六白星,為乾卦,屬金;七赤星,為兌卦,屬金;八白星,為艮卦,屬土;九紫星,為離卦,屬火。
『玖』 誰知道洛書河圖的正確圖與演算法
一、解析河圖洛書
直觀地考察河圖洛書,不難發現,這兩幅圖具有數字性和結構對稱性這兩個明顯特點:
第一,數字性。數的概念直接而又形象地包含在圖書之中。「 ○ 」表示1;「● ●」表示2;……依次類推,河圖含有1~10共10個自然數,洛書含有1~9共9個自然數。其中,由黑點構成的數為偶數,由白點構成的數為奇數,表達了數的奇偶觀念。因此,數字性是河圖洛書的基本內容之一。
第二,對稱性。兩幅圖式的結構分布形態對稱,具體表現在二個層面:其一,由黑點或白點構成的每一個數的結構形態是對稱的;其二,整體結構分布對稱。河圖,以二個數字為一組,分成五組,以[5,10]居中,其餘四組[7,2]、[9,4]、[6,1]、[8,3]依次均勻分布在四周。洛書,以數5居中,其餘8個數均勻分布在八個方位。
進一步分析,河圖洛書還包含著豐富的數理關系,下面分別論述。
河圖包括的數理關系:
1、等和關系。除中間一組數(5,10)之外,縱向或橫向的四個數字,其偶數之和等於奇數之和。
縱向數字:7、2;1、6 7+1=2+6
橫向數字:8、3;4、9 8+4=3+9
並得出推論:河圖中,除中間一組數[5,10]之外,奇數之和等於偶數之和,其和為20。
2、等差關系。四側或居中的兩數之差相等。上(7—2);下(6—1);左(8—3);右(9—4);中(10—5),其差均為5。
洛書包含的數理關系:
1、等和關系。非常明顯地表現為各個縱向、橫向和對角線上的三數之和相等,其和為15。
2、等差關系。細加辨別,洛書隱含著等差數理邏輯關系。
①洛書四邊的三個數中,均有相鄰兩數之差為5,且各個數字均不重復。
上邊[4、9、2] 9-4=5
下邊[8、1、6] 6-1=5
左邊[4、3、8] 8-3=5
右邊[2、7、6] 7-2=5
顯然這個特點與河圖一樣,反映出洛書與河圖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系。
②通過中數5的縱向、橫向或對角線上的三個數,數5與其它兩數之差的絕對值相等。
縱向 |5-9|=|5-1|或9-5=5-1
橫向 |5-3|=|5-7|或5-3=7-5
右對角線|5-2|=|5-8|或5-2=8-5
左對角線|5-4|=|5-6|或5-4=6-5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數理關系和對稱性是河圖洛書圖的基本特點,河圖洛書包含著基本的自然數之間「和或差」的算術邏輯關系,盡管兩者有所差別,但是它們表示的數理關系有相似共同之處,有內在的必然聯系。
『拾』 河圖洛書圖怎麼看
○
代表1,●●代表2,以此類推,反正奇為陽,偶為陰,這樣原來的河圖就變成
7
2
8
3
5
4
9
1
6
洛書
4
9
2
3
5
7
8
1
6
剩下的樓主自己算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