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鋪地板之前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鋪之前要注意: 1、安裝前要保證地面乾燥、清潔、平整。地面是否乾燥內,最簡單的測試方法容是將幾塊薄膜分別放在要輔裝的地面上,四周用膠帶密封,經過12小時後,薄膜面沒有水氣凝結,說明地面是乾燥的。 2、被鋪地面必須平整,每米表面高低差不應高於3MM。 3、地板在啟封鋪裝前,必須在室溫下平放48小時,使之平衡,以適應安裝環境的溫、濕度。切勿豎立在地上或斜靠牆放。
⑵ 裝修過程中,鋪地板前要注意些什麼呢
1、一定要找具備地暖專業知識的施工隊伍。三分
地板
七分安裝
「
業余
裝修
隊鋪出的效果顯而易見。
2、鋪裝前必須檢查地暖系統的密封性。
3、地面必需乾燥(可通過實驗現象判斷)水泥地面的含水率應最好低於
1.5%
室內濕度不宜過大,無論是否有地熱供暖,環境濕度在裝置前後以
60
度左右為佳。
4、施工中地面嚴禁打釘。施工完畢後,地面也一樣禁止打釘,防止破壞加熱盤管。
5、鋪設強化地板前,應鋪設
epe
復合膜(
epe
復合膜上必需標有地暖輻射專用字樣)隔絕潮氣,使潮氣從四周的踢腳板釋放出去。
⑶ 安裝地板前需要注意什麼
一、安裝地板時要保持地面乾燥、平整、清潔。關鍵要特別乾躁。如果不安裝龍骨,直接鋪設還應該確認地面絕對平整。另外鋪設地板當天,家裡別的工人應該暫時退場。
二、地板送到,必須開包檢查,確認送來的地板是自己訂購的型號。最好把地板都開包看看,檢查有無質量問題。仔細對比一下色差大不大,雖然地板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色差,但如果色差太大,覺得無法接受的,可以拒收,並及時與銷售方聯系,盡快解決。不要等地板鋪完了,才發現色差,這時候就會造成損失了。而且一般地板銷售商在地板送到了就會讓業主在收貨單簽字,一旦簽字,就表示對地板的品質認可了。
三、 因為鋪設地板時,家裡已基本完工,所以再有工人到現場時就應該提醒工人注意,避免磕碰已經完工的成品。工人在打踢腳板、門口壓條的安裝眼、鋸門套的下端前,要明確告訴工人,哪些地方不能打眼,不能鋸切,以免破壞原有的水管和線管。這一點非常關鍵, 我知道的很多業主就遇到過釘踢腳板把水管打穿了的情況。
四、施工前,需要與工人重新核實一次事先確定的鋪設方向和方法。 另外要多打開幾包地板,與工人—起查看地板的顏色紋理變化,確定隨機鋪設,還是分深淺、花色後再鋪設。可以把一些花色不是很漂亮的地板鋪設到衣帽間、床等大件傢具下面。我家鋪設地板的時候還把一些有橫向紋理的地板選出來鋪在過道,鋪好後看起來非常別致、有特點。
五、門下口與地板(含門口壓條的厚度)鋪設後的間距要保持在4毫米以上,以防日後門下沉,影響開閉。
六、鋸切地板最好在陽台、衛生間或走廊操作。
七、地板與牆之間伸縮縫要保證8-10毫米,否則地板將失去自由伸縮的餘地,容易起拱。一般地板的厚度8 毫米以上,也可以裁切一個厚8-10毫米的木條,作為木楔壓在牆邊伸縮縫里作為衡量的標准。在安裝踢腳板時. 一定要取出放在伸縮縫里的木楔,否則這伸縮縫就白留了。安裝的踢腳線應該完全蓋住伸縮縫。為了牢固安裝踢腳線,最好用釘子釘。安裝完畢後再請油工修補一下釘眼和接縫。踢腳線陰陽角應該採用45度對角方式,會漂亮很多。
八、地面的防潮層、地熱地板鋪設用的塑料布之間,介面一定要搭接好,並用膠帶粘接。
九、如果地板鋪設長度或寬度超過8米,房間、廳之間的介面或門口,都必須安裝壓條。
十、木地板安裝一定要保持乾燥的環節,畢竟木地板是害怕潮濕的。為避免日後出現問題,這些預防措施是不得不做的。
⑷ 裝地板前的注意事項
1.建議在鋪裝地板前,打龍骨的時候開始自己做保潔。工人安裝的第一天我親自在現場盯著,但只是打 龍骨 ,他們邊在地板上鑽眼釘 龍骨 ,我們邊用自家的吸塵器吸塵並用拖把拖地,所以施工現場非常干凈,連工人都說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干凈的場地。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工人只管打 龍骨 鋪地板和一般的清潔, 其它 他們是一概不管的。想想將來自家的地板下面象個木工間場地(憑空想像而已)就別扭,再有我家的老奶奶有哮喘病,所以這部分自己需要做的清潔工作格外認真。
2.鋪裝地板一定盯著工人利用邊角余料。我家在工人進場的第二天下午才開始正式鋪裝木地板,一直干到第三天晚上7點,而我僅僅是在第三天的下午4點多才有時間去現場盯著,非常後悔,讓工人浪費了很多的成品 板材 。我發現工人特別「喜歡」順手用手邊現成的成品 板材 來鋪裝房間的邊邊角角,許多邊角余料其實是可以再利用的,但是他們根本不會替你著想的。當我去的時候,發現了問題就提了出來,工人們就不太敢這樣了。我家的 實木地板 每平方米將近200元,而可利用的 板材 我家收拾了1箱子,你說可氣不可氣。原以為可以退掉8平方米的成品 板材 ,最後才退了將近3平方米,損失將近1000元。剩下的 板材 可能只能做花架了,可惜了這些好木頭。
3.鋪裝地板一定讓工人對好板縫。我家次卧室接客廳的地板中間加了一條金屬扣板。我提前和工人用 板材 比劃好要板縫要在一條線上,他卻告訴我那樣會浪費材料(看,這時候知道說浪費材料了,其實是施工麻煩,要多做一個邊)。幸虧我堅持,否則不知道有多難看。
4.鋸板材讓他們在鋪瓷磚的場地上鋸(上面還要鋪上硬紙板),不能在鋪好的木地板上胡來。這樣保護了木地板,又好清潔。
⑸ 鋪地板之前需要做什麼准備工作
1地面必須乾燥、平整。
2地壟固定前,須先劃線、定位。其間距可根據地板長度採用三等分或四等分進行分隔確定。地壟應選用握釘力較強的木材(通常為松木),用膨脹螺釘固定在水泥地上。地壟含水率必須控制在18%以內。
3固定地壟過程中,應及時對其牢固性、平整度進行檢查,以免影響地板的安裝。
4對在地壟上需要鋪設輔地板(多層板或細木工板)的,應將每塊多層板或細木工板均勻地分隔成4塊後,固定在地壟上,並保持3-5mm的間隙。並通過正常行走檢查是否有「吱吱」響聲。
5鋪設防潮隔離膜,以延緩地板在短期內的吸濕膨脹。防潮膜的鋪設在離牆體四周應向上捲曲5-10cm,每條應重疊5cm,並用膠帶紙封接。
知識延伸:
注意事項
1、通常地板長度排列方向按房間走向或順著光線確定。可採用有規則或不規則兩種方式進行鋪設。規則鋪設:地板為同一長度規格,視覺上呈有規則排列,相對損耗較大;不規則輔設:適應已鋪輔地板的安裝,地板長短不受限制,損耗較小。
2、在地板固定之前,應有足夠的平衡時間,或對所購的地板含水率有所了解,以確保地板含水率與環境相適應。
3、預鋪。應對地板的色差進行適度的調整。地板的自然色差是客觀存在的,適度的色差可以有效地舒緩緊張情緒,防止「視疲勞」。
4、根據不同材質、含水率等掌握合理的拼接間隙及四周的膨脹空間。一般用材按拼縫:≤0.3mm,四周間隙:8-12mm進行安裝。並及時取出限位塊或拼縫插片。
5、鋪設面積較大時,應採取分隔或過橋的方式合理調整季節變化可能帶來的脹縮。嚴禁使用水性膠水。
6、固定地板須預鑽孔。通常為45°入角鑽在榫舌一側,鑽頭直徑略小於地板釘直徑。
7、地板端接處兩側須固定地板釘,且與地壟相襯。
8、強化木地板的安裝目前多由地板廠商承擔安裝。
⑹ 裝修房子鋪地板前還需要注意什麼
1、地板寬度方向鋪設長度大於等於6M時,或地板長度方向鋪設長度大於等於10M時,必版須採取合理間隔措施,設權置伸縮縫並用裝飾條過渡。靠近門口處,宜設置伸縮縫,並用裝飾條過渡。
2、地板表面應潔凈、平整。地板外觀質量要符合相應產品標准要求。
3、拼縫在相鄰排地板極長1/2或1/3處。
4、地板鋪設應牢固、不松動、踩踏無異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