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種方法你試試,如果縫隙不寬可以用玻璃膠,如果縫隙稍大就用地板專用壓條,也可以用不銹鋼。
2. 實木地板拼接處有縫隙正常么
冬天的話應當留點裂縫因為木地板會熱漲冷縮我家就是冬天鋪的木工師付為了好看一點不留裂縫如今都拱起了剛從新鋪
3. 強化木地板為什麼會產生有縫隙
冬天夏天熱漲冷縮,當然會有縫隙了.所以鋪地板時,工人也不會把地板鋪到緊貼牆的地步.現在普通的強化地板,已經不太有縫了,基本都是鎖扣閉合後無縫隙,而且為了打掃衛生方便,現在有無縫型的地板和V型槽和U型槽.V型槽的,容易留灰,U型就好些,是專為打掃衛生做的.
4. 為什麼實木地板鋪裝的時候要留有縫隙
1、鋪裝時來,要根據木種的不自同來預留每塊地板之間的伸縮縫,以保證地板正常的呼吸。一些施工人員為了追求施工進度,忽略了地板間縫隙的要求,這樣鋪裝的地板極可能出現翹曲、起拱的現象。
2、只要是打龍骨安裝實木地板,地板之間都不需要留縫隙,至於地板濕漲干縮引發的問題,可以通過在牆邊處留下1-1.5cm縫隙用踢腳線蓋住即可。因為打龍骨安裝的地板是固定在龍骨上的,不會隨著濕度的變化而產生位移,安裝時留有縫隙主要是避免在室內潮濕時,地板由於濕漲而「咬緊」,使得人走上去在咬口處摩擦發出聲響,所以留出縫隙就是為了避免踩踏時咬口發出聲響。如果非要在安裝地板時留出縫隙的話,參考標准就是:兩塊地板之間留出1-2張名片厚度的縫隙即可,再寬的縫隙就很難看並且不利於衛生了,除非家裡是密封的或者天天有人用吸塵器打掃衛生,否則縫隙處會積累灰塵的。
PS:以上即是歐派地板對您問題的回答,望採納,謝謝!
5. 為什麼實木地板鋪裝的時候要留有縫隙
眾所抄周知,熱脹冷襲縮是木材固有的特性,木地板會因為天氣和濕度的變化而變化,只有伸縮縫恰當才能讓它盡情舒展。
如果縫隙過小,地板相互擠壓,或地板與牆壁之間相互擠壓,會導致地板的膨脹起拱,如果縫隙過大,地板之間的壓力過小,地板則很容易松動。沒有預留伸縮縫,更會造成人走在地板上發出異響。
(5)木地板為什麼會有縫擴展閱讀
地板在正確鋪裝後,北方地區夏季地板實際含水率為12%~13%,冬季乾熱環境(空氣相對濕度30%左右),地板含水率為6%~7%。有地熱時地板的最終平衡含水率為4%~5%,地板鋪裝後的含水率夏季(雨季)要達到12%~13%,地板處於最大實體狀態。
如果地板是打膠懸浮鋪裝,房間的地板形成整體,當含水率變化時,地板整體膨脹與收縮。如果房間兩側對稱擺放較重的傢具。
當冬季來臨,房間比較乾燥,地板必然產生收縮,由於兩側重物壓住,勢必造成房間中部地板的個別地方拉開,將累計干縮量集中到1條或幾條縫隙中,產生較大地板縫隙。
如果地板邊部不打膠,在地熱環境條件下房間地板整個干縮量不足5㎜,每條地板最大幹縮量在0.2㎜以內,用肉眼很難看到的。
6. 為什麼家地板鋪完後有縫隙
你把地熱打開以後,由於溫度升高,地板失去水分而收縮——這就是裂縫的專起因。如果把地熱屬關閉了,那縫隙就會小一些。即使不開地熱,只要家裡沒有住人,沒有人使用水,那麼室內空氣中水分含量相對比較低,地板因乾燥而收縮,也可以有裂縫的。
7. 木地板無縫拼接的好還是有縫的好
有縫拼接的好。
木質濕漲干縮,純實木地板必須是要留縫隙的,要不然很容易出問題,但不建議地熱上使用純實木地板,安裝麻煩,並且也很容易出問題。選擇好的復合地板可以不需要留縫隙,而且非常好打理。
地板行業中一直有種說法,地板是「三分地板七分安裝」,即安裝得好壞決定了地板質量的70%。地板使用中的不理想,有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板鋪裝不到位引發的,地板鋪裝問題,已成為制約地板使用的重要因素。
步驟/方法選准時機鋪地板
1、選定鋪貼時間與環境:地板本身材質是天然的木料,對環境溫度和濕度的要求都比較高。一般地板鋪貼的溫度在16℃到30℃之間較為適合,這樣能使木料地板保持在自然的最佳狀態。從季節來說,春秋季節要比夏冬季節更為適宜。在一天24小時中,盡量避開中午與晚上施工,最好是在下午2點後再進行施工。
2、裝修施工合理安排:地板鋪貼的工序應該在所有基本裝修施工完成後再進行,避免其他施工時對鋪設好的地板造成損傷。尤其是油漆、貼磚等施工完成後,做好工地衛生才可以開始鋪設。如果鋪貼地板的空間需要刷牆面漆,也可以在刷牆漆時預留最後一遍刷漆,等到地板鋪貼完成後,再抹最終一遍的牆面漆,待牆面漆干透後,再最終安裝地板的地腳線。
地板防潮有備無患。
1、材料的防潮處理:地板材料在鋪裝之前應該在室溫下存放兩天之後再進行鋪設。為了更好地防潮,地板應該存放在通風乾燥處,並用塑料膜保護好。已經上潮了的地板更容易發霉,使用壽命也會大大縮短,不能晾乾再用。買回來的地板在鋪設之前還要進行一次防潮處理。在地板的反面塗上一層防潮保護漆,以防止鋪貼的地面潮濕影響到地板,導致出現地板空鼓的情況。
2、鋪貼前地面處理:在安裝前保證地面和地板的清潔。如有必要可在鋪貼之前,刷一層稀的水泥漿,去掉地板的污漬,待水泥乾燥後再進行鋪貼。為了確保防潮效果,地面必須再進行一次防水防潮處理,尤其是靠近廚衛的空間。
地板鋪貼好工藝
1、防潮地墊鋪貼要注意:假如地面環境比較濕潮,除了做好防水處理外,還該當用珍珠棉或者鋁膜等防水材料做好基底處理,保證地面的乾燥,然後才塗膠進行地板的鋪貼。在鋪設地墊時要注意,地墊必須鋪貼平整,不能有空鼓;而且地墊與地面之間必須粘貼牢固,切忌只在地墊的四周粘上膠水,這樣會嚴重影響到地面的防潮功能。
2、鋪貼方法有講究:地板安裝時要預留縮縫,除了地板與牆壁之間要預留出1cm左右的地板伸縮縫。地板間的縫隙也要預留縫隙,一般不超過1mm,密度較高的地板鋪設時,每塊應留有0.4mm的間隙,以防日後起拱變形。
3、鋪貼後上漆有必要:地板漆對地板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事後莫忘清潔保養施工後保護有必要:鋪貼好的地板必須用紙蓋上,避免裝修施工時有異物或者油漆等掉落到地板上。在地板鋪貼完的48小時內(一般這段時間成為地板的養生期),要避免在地板上經常走動以及放置重物,這樣能為地板膠粘貼牢固留出充足時間,讓地板自然風干。這樣鋪貼出來的地板才會效果自然並且牢固耐用。地板鋪貼後不要急著開窗通風或者用空調吹風,這樣不僅不能加快膠水的風干,反而讓地板變得乾燥脆弱。因此,必須讓地板有一段適應室內的溫度和濕度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