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夏商周時期的卧室傢具有多少種,各是什麼
●夏商周時期
夏、商、周是中國奴隸制社會逐步形成和成熟時期,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孕育期。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來看,商代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發現的當時史料的甲骨卜辭已有10餘萬片。這些甲骨卜辭記截了祖先們征伐、祭祀等各種活動的情況,也有關於傢具方面的記載。例如,「宿」好似人坐卧在室內,「夢」尤如人卧於床榻上,「疾」像病人因疼痛而汗滴如雨躺卧在床上。許慎在《說文解字》釋為「判木為片,即制木為板」,其中的木片就是床的解釋。
殷商的文獻記載在《易經》有:「巽在床下,用皮巫紛若,言無咎,……巽在床下,喪其資爺,貞凶」。「巽卦頗吝,其中言喻,一人生病後驚恐而伏於床下,巫師施以巫術則平安無事,或有賊人入室,病人藏匿床下,喪失財產,結果凶。」從卦中可以看見場面的恐怖和憂慮,病人伏於床下(巽、伏的意思)。在這里,床雖然僅僅起到道具的作用,但可以推斷,商期已出現了床,而且高度不低,下可容人。
夏、商、周,形成了天地崇拜的宗教意識,其傢具也成為人與神溝通或顯示皇權顯赫的工具,帶有濃厚神秘的宗教色彩。傢具的使用功能主要為祭器,在造型上運用對稱、規整的格式和安定、莊重的直線,來體現威嚴、神秘和莊重之感,且等級制度非常的森嚴。西周的統治者還根據席的優劣和裝飾特點規定了嚴格的「五席」制度。《周禮·司幾筵》上規定,司幾筵主管五種席墊的名稱和品質,辨別用途以及陳設的位置。五席分別為:莞席、藻席、次席、蒲席和熊席。五席的質地和特點並無等級貴賤之分,在使用中常以茵席的多寡來體現等級差別。《禮記·禮器》中說:「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意為無論哪種席子,凡為天子設席必五重,諸侯三重,大夫二重,不包括下層的筵。可見周代的傢具從材質、裝飾到色彩都要嚴格按照等級與名分來行事,不可逾越禮制。
㈡ 中國傢具的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 質朴渾厚
夏商時期傢具乃是我國古代傢具的初始時期,其造型紋飾原始古拙,質朴渾厚。這一時期傢具有青銅傢具(如青銅俎)石質傢具(如石俎)和漆木鑲嵌傢具(如漆木抬盤)。漆木鑲嵌蚌殼裝飾,開後世漆木螺鈿嵌傢具之先河。
由於當時人們思想意識中存在著濃厚的鬼神觀念,商代傢具裝飾紋樣往往有一種莊重、威嚴、兇猛之感。
饕餮紋俎於1979年在遼寧義縣花兒樓窖藏出土。銅質,面板為長方形,下為相對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當兩端
中國傢具
有二半環形鼻連鉸狀環。板足飾精緻的細雷紋。饕餮紋,鈴上亦飾有花紋,銅鈴製作精巧,其形式為我國青銅著錄之罕見。此器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傢具源流
漆木器具:自新石器時代出現的漆木技術,發展到夏商時期,在漆木上已經鑲嵌蚌殼裝飾,開後世漆木螺鈿嵌傢具之先河。
青銅器中裝飾壺門(四足板狀造型,前後二足之間出現了兩個對稱的特點)在中國傢具史上延續了幾千年。
㈢ 最早傢具出現在哪個朝代
我國古代傢具有席、床、椅等。
席,商周即有.椅,即胡床,最遲漢靈帝時有.
《孔雀東南飛》(漢朝的詩):「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詩中的「床」指的是坐具。
魏晉南北朝以後,床變高,成為專供睡覺的傢具。唐宋以來,高型傢具廣泛普及,有床、桌、椅、凳、幾案、櫃、衣架、屏風、鏡台等,種類繁多,品種齊全。
㈣ 商,周,戰國時期傢具的風格與特點
夏朝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有階級差別的奴隸制國家,當時人們已經知道用油漆塗抹傢具,初步掌握了漆器工藝。並且開始用雕刻來美化傢具。從陵墓中所發現的隨葬品來看,不難想像當時宮室內部的陳設相當華麗,當時的木架上可能有某些雕飾,表面塗有紅色的顏料,宮內建築及傢具陳設應極盡奢華。
春秋時期鐵制工具的出現,大大促進了傢具的進步和發展。此時先民已經掌握了木材乾燥和塗膠技術,還創造了許多榫卯形式,使傢具有了更加堅實合理的結構。
戰國時期的傢具更豐富。戰國時期青銅工具逐漸為鐵器所代替,鐵斧、鐵鋸、鐵鑿、鐵鏟、鐵刨等工具的應用,為傢具的發展和提高創造了極好的條件。建築構架中的燕尾榫、凹凸榫、割肩榫工藝也用於傢具製作。隨著手工業的發展,在木製傢具的表面進行漆繪的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戰國時期是我國低形傢具的形成期,因為那時的生活方式仍然是「陳之日筵,坐之日席」的跪坐式。此時傢具的總體特點是造型古樸、用料粗碩、漆飾單純而粗獷
㈤ 從{商周青銅傢具、席地而坐的矮型傢具、過渡時期傢具、宋代傢具、明式傢具、清式傢具}選一個談談你的看
從中國歷史的發展上看,中國文明的中心最早是產生於西北黃河流域即陝西一帶,隨後它的重心逐漸向東移動,先是洛陽、開封一帶,爾後到北京;再又自北向南移動。中國文化的主流發生在北方而不是發生在物產豐富的南方。歷來的侵入者多從北方來,先征服中國之北部,又攜北人南征,所以南人在北人的眼中,也是被征服者。並非南方經濟落後,並非文化差一大截。中國是農業社會,地理、氣候是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南方因而往往較之北方發達和富庶。
中國歷代傢具的特質,在於它不僅僅通過各歷史時期的演變,完善其服務於人類的使用價值,同時還凝集出在其特定環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藝術風格。北方傢具隨著歷史的演變製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現了像魯班這樣的技術高超的工匠,不僅促進了傢具的發展,而且在木構建築上也發揮了他們的才能。由於冶金技術的進步,煉鐵技術的改進給木材加工帶來了突飛猛進的變革,出現了豐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鐵制的鋸、斧、鑽、鑿、鏟、刨等等,為傢具的製造帶來了便利條件。因受唐末藩鎮割據的影響,宋代傢具北方個別地區仍部分保持唐末厚重曲線風格。豪放的蒙古族創建了大元帝國,游牧民族文化中向來以豪放無羈的生活方式和繁復華美的視覺感受為其喜好,由於地域與民族間的接近,元代傢具較多地繼承了遼金傢具的部分風格,並有了較成熟的發展。較大的形體尺度,形體厚重,造型飽滿多曲,雕飾繁復,出現羅鍋棖、展腿式等品種造型,總體上給人以雄壯、奔放、生動、富足之感。
明式傢具的特點
首先,在風格方面:明式古典傢具精妙的工藝,厚重的的文化底蘊,總是讓人回味無窮,談千遍而不倦乏。
其次,在材料方面:明式傢具是指自明代中葉以來,能工巧匠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雞翅木等進口木材製作的硬木傢具。雖然明式硬木傢具在全國很多地方都生產,但以蘇州為中心的江南地區能工巧匠製作的傢具最得大家認可。因此,人們公認蘇式傢具是明式傢具的正宗,也稱它為「蘇州明式傢具」,簡稱「蘇式」。
再次,造型上: 造型的突出特點是側角收分明顯,在視覺上給人以穩重感。一件長條凳,四條腿各向四角的方向叉出。從正面看,形如飛奔的馬,俗稱跑馬叉。從側面看,兩腿也向外叉出,形如人騎馬時兩腿叉開的樣子,俗稱"騎馬叉"。每條腿無論從正面還是側面都向外叉出,又統稱四劈八叉。這種情況在圓材傢具中尤為突出。方材傢具也都有這些特點。但叉度略小,有的憑眼力可辨,有的則不明顯,要用尺子量一下才能分辨。明式傢具輪廓簡練舒展,是指其構件簡單,每一個構件都功能明確,分析起來都有一定意義,沒有多餘的造作之舉。簡練舒展的格調,收到了樸素、文雅的藝術效果。
最後在種類方面可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床、榻、寶座,為卧具和起居用具。
第二類,椅、凳、墩等坐具
第三類,桌、案、幾等傢具。
第四類,櫥、櫃、櫃格、書格、箱等存貯具。
第五類,屏風及其他傢具。
對後代傢具的啟發:
「簡約」正是傢具風格的大趨勢,以簡潔為首要特點的明式傢具裝飾圖案對現代中式傢具風格的形成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學習傳統文化,研究傳統圖案的目的,也正是為了學以致用。創造是基於歷史的創造,基於傳統的過程。面向世界的中國,更需要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這正是我們今人重新正視五千年古老文明,重拾古代燦爛瑰寶的目的。
㈥ 求 商代木製傢具圖片 各種資料
傢具一來詞,它們詞意包括很廣,但源通常一般指由木匠所製造的「桌椅板凳」之類。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內以床為主,地面鋪席;再後來出現屏、幾、案等傢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礎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漢、魏各時期,沒有太多變化,有凳、桌出現,但不是主流;直到漢代,胡床進入中原地帶,到南北朝時期,高型坐具陸續出現,垂足而坐開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兩種形式並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習慣。
㈦ 商周時期的建築和傢具
1.在建築設計中,特別是皇家建築,已有了事先踏勘地形和規劃布置。2.就使用功能而言,到周代為止,宮殿、壇廟、陵墓、官署、監獄、作坊、民居……等建築均已出現。也就是說,作為中國傳統建築最主要的內涵都已經具備了。3.自原始社會就已大量使用的土木結構,到夏、商、周時期,這種方法得到進一步發展。4.陶制地磚、屋瓦、水管和井圈,鉸葉等的使用,是建築技術上一個重大進步,不但發掘了新的建築材料,改進了建築構造,延長了使用時間,還改善和美化了人們的生活。在陵墓中使用白膠泥和積沙的方式以防水、防盜,也應說是相當成功的措施。5.等級制度已越來越多地反映到建築中來,商代墓葬制式即是一例。6.衡量建築尺度的標准也逐漸規格化。7.建築外觀總的比較低平,這是因為當時尚未能解決高層結構問題。
㈧ 夏商周傢具的使用功能主要是什麼
夏商周時期,是我國早期傢具的雛形階段,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孕育期,傢具的各種類型都已出現,少而簡陋,且往往一物多用,例如床既是卧具也當坐具。但是反映該時代的傢具歷史罕有文字記載和繪畫描摹。
夏商周時期是我國古代傢具的形制都以席地跪坐為主,符合當時的生活習慣。而後世傢具的雛形也可在這時看到:席是床榻之始,青銅俎和幾是桌案的鼻祖,禮器禁是箱櫃的前身,斧扆則是屏風的先驅。
夏商周形成了天地崇拜的宗教意識,其傢具也成為人與神溝通或顯示皇權顯赫的工具,帶有濃厚神秘的宗教色彩。傢具的使用功能主要為祭器,在造型上運用對稱、規整的格式和安定、莊重的直線,來體現威嚴、神秘和莊重之感。
㈨ 夏商周時期的傢具特點分析
據史料記載,早在商周時代,青銅器上已可見到夔 紋、雲紋等精美雕飾圖案,初期木器已具有了裝飾性和實 用性的傢具雛形。到春秋戰國時期,木業製作已有了斧、鋸、鑿、鏟等工具,測量也有了規矩准繩。製作中,燕尾 榫,凹凸榫、割肩榫結構在傢具中已有運用。漢代、三國時期,傢具的類型發展到了床、幾案、屏風、櫃、箱、衣 架等多種類型。不過,由於當時的習慣是席地而坐,傢具一般很矮。漢代的案多置於床前或榻側,案也漸寬漸長。 這一時期,胡床由西域傳入中原,但多流行於宮廷和貴族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