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柞榛木的歷史
柞榛在丘陵坡地的河邊常與翹皮榆樹混生,鮮有成林大樹;蘇北古長江流域也只有個別縣市鄉間有零星生長。凡有柞榛生長的地方,它的原生環境植被遭認為破壞,柞榛無群生,零星生長於荒野、河邊、坡地。由於柞榛樹枝有刺,生長又及其緩慢,每有小樹,人們就將其砍伐,再生能力弱也是柞榛資源枯竭的主要原因。七十年代的農田水利建設、大量引種的楊、刺槐、冷桐和水杉令柞榛無生根之處,瀕臨絕跡。在以往的前十年中,每年冬天在蘇北各地可收柞榛萬余斤,這兩年已收不到,有的仿古傢具以桑木、刺槐冒充。
柞榛和紫檀一樣,十柞九空,十柞九彎,樹干凹凸不平,溝槽多,開料取材需反復揣磨如何剖料,即使不空洞的原材,製成後的利用率在每百斤25斤左右。氣干立方厘米8.9克,與黃花梨等同,沉於水或半沉於水,材質穩定少翹曲。柞榛和櫸木一樣以蘇北生長的材質最好,浙江、蘇南多黃櫸、白櫸,蘇北多血櫸,最好的血櫸紋理似雞翅木,相當堅硬。
南通的古典柞榛傢具在海外的傢具收藏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台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的《風華再現——明清傢具收藏展》一書中有一件柞榛木有束腰禪凳(劉淑芬女士收藏),就「源於南通」。書中又說:「柞榛木製傢具是典型江蘇地區的代表。」1998年新加坡雍明堂出版的《中國古典傢具與生活環境》一書中有一對柞榛木低靠背南官帽椅(羅啟妍收藏),也源於江蘇南通。
『貳』 榨桑和榨榛木有什麼區別哪個比較好、比較貴謝謝
柞桑傢具與柞榛傢具的做工頗為相仿,多蘇作,料產地也相同,大致生產於以南通為中心的蘇北區域。長江南岸、蘇錫常滬地區也有。柞桑木與柞榛木粗看上去,十分相似,但細細辨認,仍可區分。要點在兩處:
一是看顏色與紋路。柞桑木的顏色淺於柞榛,在紫紅、紅褐的基礎上偏於灰白,其色澤不如柞榛明亮與艷麗。柞桑木的木紋肌理,也不如柞榛木的紋路清晰,旋轉變化少於柞榛木,因此,從整體面目上看,柞桑木不如柞榛木漂亮。
二是看重量與細膩程度。柞榛木傢具很重,木頭的比重大是根本原因。假如把同等立方體積的柞榛木重量定為100的話,則柞桑木的重量大約為70,也就是說,柞桑木的重量僅相當於柞榛木的三分之二。柞桑木經打磨後,仍略顯粗糙,遠不如柞榛木打磨後的細膩與光滑。這也是由木頭本身素質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上述兩點的差別較為明顯,稍微用心,容易辨識。
由於柞桑木的生長快於柞榛,柞桑木常有大材產生,原木粗大,能破出大方子、大板子。因此,木匠們在製做傢具時,常將柞榛與柞桑混搭使用,目的在於追求版面的整闊與完整。譬如做立櫃、頂箱櫃時,用柞榛木做框架、立柱,用柞桑木整板或雙拼板做櫃面;做八仙桌時,用柞榛木做腿、做棖、做桌面的圍攢板,用柞桑木整板或雙拼做桌面。此類做工的傢具在明、清、民國遺存的古舊傢具中時常見到。由於兩種木頭極其相似,往往讓後人誤以為是同種木頭制就。而在現代,老木新做或新木新做時,就較為少見了。因為現代人常追求純粹。金子,一定要99.99的,黃花梨傢具,一定要滿徹的。而古人追求實用與唯美,並不刻意追求純粹,用柞桑木的整板與雙拼來代替柞榛木的多拼,即是一例。
希望能夠幫到您!
『叄』 柞榛木的簡介
柞榛木屬於常綠小喬木或落葉灌木,心材蛋黃色,因含丹寧年久顯褐黑色。史料記載江、浙、皖、魯、豫、冀等省均有生長。木質細密堅韌,木紋清晰雅緻。
柞榛木傢具多出自江蘇南通,地域性極強,多年以來,其他地區少有發現。由於南通近百年交通不便,地域較封閉,柞榛木傢具在做工上獨樹一幟。著名鑒定家馬未都先生說過:「江蘇南通出產柞榛木,只在那個地區有,所以一見柞榛木傢具,就知道從哪兒來的了」。
柞榛木傢具作為一種歷史文化遺存,在中國傳統傢具中佔有非常重要一席。
柞榛木在江左、江右一帶生長,南通為中心,應是肯定的,因為所有的柞榛木傢具都大致出於此地。如將柞榛樹移種於黃河以北區域,不能成活。柞榛木不可能在北京西山上生長,而柘木在北京西山上,比比皆是。因此,柞榛木與柘木並非同一種樹,而是兩種不相同的樹種。
(3)南通柞榛傢具擴展閱讀
1、柞榛木優點
一是色澤,色紅如血,心材暗紅至黑紅,邊材橙黃。二是木材紋理拔尖,每一塊木板上,都布滿凹凸起伏的山水紋理,且紋理走向明晰漂亮,不似紫檀、烏木般的一味漆黑,紋理莫辨。也不似酸枝的一味條紋。其紋理之美不讓黃花梨,更勝於紅花梨、水曲柳、櫸木,可謂木材中的佳品。
2、柞榛木家私特點
由柞榛樹到家私用材,要通過四五年時刻的處理進程。首先是浸水脫皮,需一年左右的時刻,開料風干,天然脫水脫脂。由變形到定型,又需三四年時刻。然後根據需要裁彎取直,精選用料。為了質量,家私的框架構件通常通體均用柞榛木,不與別的木材並做或用別的木材替代。
柞榛家私的製造沿用了明式家私的榫卯構造,榫卯之間極點精細,飽經二三百年滄桑變遷的柞榛家私,大多如今仍然很鞏固,榫卯沒有松動、脫落、開裂表象。
因為耐枯燥,耐濕潤,不走性,不變形,不斷不裂,不易腐朽,迄今遺存的古典柞榛家私通常都很堅硬。除了闡明用材前期處理妥當以外,也足以闡明匠師們功力之深和木質之堅。
『肆』 榨桑木好不好
蠻好的 ,可以用來裝修的,比較硬的木材,祝你健康快樂祝你好運連連
『伍』 柞榛木怎麼讀
「柞」讀音同「作」,「榛」讀音同「真」。
柞榛木 學名 柘木
簡介:柞榛木屬於常綠小喬木或落葉灌木,心材蛋黃色,因含丹寧年久顯褐黑色。史料記載江、浙、皖、魯、豫、冀等省均有生長。木質細密堅韌,木紋清晰雅緻。柞榛木傢具多出自江蘇南通,地域性極強,多年以來,其他地區少有發現。由於南通近百年交通不便,地域較封閉,柞榛木傢具在做工上獨樹一幟。 ——摘自網路
『陸』 柞榛樹種植方法如下
一、柞榛不是一種單獨的樹種,沒有任何權威資料表明有柞榛這一樹種;
二、南通地區的柞榛樹可能是多種樹木的統稱,它們的共同特徵是枝條帶刺,木質堅硬,生長緩慢等等。
1、狼山上的幾棵柞榛樹應該為柞(音作)木 ,學名:Xylosma japonicum (Walp.)A.Gray
英文名:Xylosma
科名:大風子科 Flacourtiaceae
灌木或小喬木,高2—15米;有刺。葉革質,卵形至長橢圓狀卵形,長4—8厘米,寬3—4厘米,頂端漸尖或微鈍,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細鋸齒,兩面無毛。總狀花序腋生,長1—2厘米,有細柔毛;花淡黃色或綠黃色,形小,有短柄;萼片近圓形;雄花的雄蕊多數,花絲較萼片長數倍;雌花的花柱極短,柱頭稍肥厚。漿果球形,成熟時黑色,直徑3—5毫米;有種子2—3。花期5月,果熟期9月。
通常生於村落附近;分布於陝西秦嶺以南和長江以南各省。
葉入葯,能散瘀消腫,治跌打扭傷,骨折脫臼等;樹皮燒末沖水服,治黃疸病、鼠瘺、難產,並有催生利竅作用。
2、通州、如東等地的柞榛樹應為柘(音浙)樹 ,生於陽光充足的荒地和路旁;分布於河北南部、華東、中南、西南等省區。
莖皮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根皮入葯,止咳化痰,祛風利濕,散淤止痛;木材為黃色染料;葉飼蠶;果食用和釀酒。我國古時桑拓並稱,可見它的用途不次於桑。
3、不排除還有其它品種的樹木被南通百姓稱為柞榛樹。
『柒』 柞榛木的柞榛木傢具
明清以來蘇北地區官宦之家以製作柞榛傢具為最貴,材貴工亦貴。凡柞榛羅漢床、畫案、官帽椅、書櫥十之八九出自大戶人家,浙北、皖南、蘇南亦有柞榛木明式傢具遺存,可以想見在四百多年前生態環境中,柞榛、櫸木、柏木等大樹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由此上溯到宋、元時期的400年,也就是說,明代晚期用柞榛、櫸木製成的傢具材料在宋元時期或更早就開始生長,這一點為大多數的買家所忽視,而北京的藏家對柴木傢具只要夠年份做工好捨得花大價,主要就是珍貴硬木的歷史價值。
在國內最早對古傢具理解和認識的是上海的「木頭幫」。上世紀九十年代人們把目光轉向黃花梨黃木傢具價最貴,但是像柞榛、櫸木和柏木傢具當時價格就不菲,江蘇、浙北、皖南的柞榛集中流向上海,流向台灣,流向海外。早期的這些舊傢具其做工和黃花梨做工如出一轍。為什麼台灣人偏愛柞榛傢具,與解放前大陸逃往台灣的官僚買辦、老兵有關。這些人中江浙滬一帶的比較多,他們了解家鄉的文化,紫砂茶壺也是如此。
柞榛是唯一沒有入宮的珍貴傢具用材,由此生長的區域性和稀有性不為人所知。在人們的心目中江蘇是柞榛傢具最多的地方,因為他們看到的是普普通通的桌椅之類。如上所述柞榛的成材非百年數百年不成,空洞、彎扭大材極少,常見方台拼版在5拼7拼乃至9拼;在以往的20多年中本人經手的柞榛木傢具精品與普品之比例不過10%,早期的柞榛傢具做工上乘,包漿並不遜於紫檀。
知道柞榛木的人多,識其為柘木的人少。
正如知道老紅木的人多,知道交趾黃檀的人少一樣,而交趾黃檀就是老紅木的學名,老紅木的商品名為紅酸枝。
過去柘木在農村中是常見的樹種。因它與桑樹、構樹同屬桑科,生長條件相似,所以有桑樹的地方常會看到柘樹和構樹伴生。 由於柘木材質堅重,製作傢具困難,非能工巧匠不行。再加上「十柘九空」,柘木大尺寸板材極寶貴和生長較為緩慢及沒有大片樹林等諸多因素,物以稀為貴,故舊的柘木傢具現在在收藏界十分搶手。
由於柞木與柘木在某些外形及特點有相似之處,如都多刺,都可飼蠶,加之讀音相近,故人們會誤把柞木當成柘木。
「柞榛」一詞,《辭源》《辭海》上均無,相關木材學的書籍中也找不到,只是民間的說法罷了。其實,柞和榛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種樹木,科屬不同。
『捌』 柞榛木能放在水裡浸泡嗎
柞榛木屬於常綠小喬木或落葉灌木,心材蛋黃色,因含丹寧年久顯褐黑色。史料記載江、浙、皖、魯、豫、冀等省均有生長。木質細密堅韌,木紋清晰雅緻。
柞榛木在江左、江右一帶生長,南通為中心,應是肯定的,因為所有的柞榛木傢具都大致出於此地。如將柞榛樹移種於黃河以北區域,不能成活。柞榛木不可能在北京西山上生長,而柘木在北京西山上,比比皆是。因此,柞榛木與柘木並非同一種樹,而是兩種不相同的樹種。
『玖』 我在江蘇南通地區,收購了一批柞榛木頭,不知道這種木頭哪裡賣比較好
這個我也不知道,還是多了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