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務外網指什麼
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簡稱政務外網)是按照中辦發〔2002〕17號文件和專〔2006〕18號文件要求建設的我國電屬子政務重要公共基礎設施,是服務於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法院和檢察院等政務部門,滿足其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需要的政務公用網路。政務外網支持跨地區、跨部門的業務應用、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以及不需在政務內網上運行的業務。政務外網由中央政務外網和地方政務外網組成,與互聯網邏輯隔離。
⑵ 電子政務的內網和外網是如何區分的
一、兩者的作用不同:
1、電子政務內網的作用:用於政府機構內部的辦公、管理、協調。
2、電子政務外網的作用:主要運行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的專業性業務和不需要在內網上運行的業務。
二、兩者的概述不同:
1、電子政務內網的概述: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平台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委員會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基礎產品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下,建立的全國最早的、系統全面的介紹電子政務建設、信息化建設的專業網站。
2、電子政務外網的概述:電子政務外網(政務外網)是政府的業務專網,電子政務外網和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
三、兩者的建設內容不同:
1、電子政務內網的建設內容:加快建設統一的電子政務內網平台。規范網路連接,整合網路資源,確保安全接入。重點建設中央級平台,盡快實現頂層互聯互通。各部門按照業務系統部署和安全管理要求,依託統一的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平台,開展跨地區跨部門業務應用,實現網路資源的共享共用。
2、電子政務外網的建設內容:建成一個精簡、高效、廉潔、公平的政府運作模式,以便全方位的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與服務。電子政務網路由政務內網和政務外網構成,兩網之間物理隔離,政務外網和互聯網之間邏輯隔離。
政務內網主要是政務部門的辦公網,政務外網是政府的業務專網,主要運行政務部門面向社會的專業性業務和不需要在內網上運行的業務。
⑶ 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的網路承載和服務
政務外網致力於打造政務信息高速公路,為跨部門、跨地區的網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提供網路支撐服務,滿足各級政務部門部署面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類業務應用的需要,滿足各級政務部門開展跨部門、跨地區的業務應用的需要,滿足各級政務部門聯動解決重大社會問題和突發事件的需要,助力於服務型政府建設,充分發揮國家政務公用網路行政基礎設施的作用和效能。
截至2013年末,政務外網骨幹網已經覆蓋100%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93.7%的地(市),80.6%的縣以及33.2%的鄉鎮;橫向連接了85個中央政務部門和相關單位,全國范圍接入的政務部門及相關單位約9.8萬多個,接入終端已達147萬多台。政務外網已成為我國覆蓋面最廣、連接政務部門最多、承載業務類型最豐富的政務公用網路平台。
政務外網提供的網路信任服務具有國家密碼管理局頒發的電子政務電子認證服務資質,以國家公務人員和接受政府實施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與被授權的人員為主要服務對象,為各級政務部門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面向社會服務的政務活動提供服務。政務外網的網路信任服務體系由中央、省、地市為主的三級服務架構組成。
已有29個中央政務部門及相關單位依託政務外網開展了業務應用。業務應用類型包括公眾服務類應用(如行政審批、價格管理、信息公開等)、政府內部業務類應用(如協同辦公、電子監察、應急指揮、信息報送等)和基礎服務類應用(如視頻會議、數據備份、電子郵件等)。國務院應急辦在公用網路區建設了國家應急系統外網平台,連接28個中央單位和37個地方單位,進行視頻、語音、數據的傳輸和移動應急通信;國家安監總局和國家審計署等單位利用專用網路區構建了本部門的虛擬專用網;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二十餘家中央政務部門將門戶網站、郵件系統等應用部署在互聯網接入區,使用政務外網的統一互聯網出口服務。全國已有200多項業務系統使用了政務外網的網路信任服務,發放證書累計超過18萬張。
⑷ 有誰知道電子政務外網是由那個單位負責的嘛
政府有個信息中心統一管理,不過日常維護通常是網路運行商做的。
⑸ 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和外網的詳細定義是什麼
首先來應理解三個概念,電子政務源,電子政務內網(涉密)、電子政務外網(非涉密):
1、電子政務:運用計算機、網路和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優化重組,超越時間、空間和部門分隔的限制,建成一個精簡、高效、廉潔、公平的政府運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會提供優質、規范、透明、符合國際水準的管理與服務。 (信息來自網路)
2、電子政務內網:承載各級黨委和政府涉密信息系統,何為涉密信息系統? 例如國家保密局、機要局、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單位。(此類單位一般即存在涉密信息,也存在非涉密信息,因此涉密信息需要接入電子政務內網;非涉密信息需要接入電子政務外網)
3、電子政務外網: 承載各級黨委和政府非涉密信息系統,何為非涉密信息系統? 例如政府單位門戶網站、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 所謂的四級機構互聯互通,即國家級電子政務外網平台、省級電子政務外網平台、地市級電子政務外網平台和縣級電子政務外網平台。
⑹ 國家信息中心的基本信息
國家信息中心(復國家電子制政務外網管理中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直屬事業單位,也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和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系統牽頭單位。自1987年成立以來,積極服務於國家宏觀經濟決策和信息化建設,在重大問題研究、重點信息化工程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推進我國信息化事業發展方面,承擔和參與了國家電子政務外網(以下簡稱「政務外網」)、發展改革委縱向網、金宏工程等一批支撐互聯互通、業務協同、信息共享的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成為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執行者和實施者。2010年中編辦批准國家信息中心加掛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管理中心牌子,承擔了政務外網規劃、建設、運行維護及相關管理工作。
⑺ 國家信息中心與發改委的職能部門平級嗎
國家信息中心(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管理中心)是國家發展改革委直屬事業回 單位,也是國家經濟信息系統答和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系統牽頭單位。1998年中心內部行政人員從128人減少到58人,現職部門司局級幹部人數從27人減少到24人,處級設置有所減少。級別應該是廳局級正職的。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內設28個職能機構:政策研究室、發展規劃司、國民經濟綜合司、經濟運行調節局、 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司、地區經濟司、西部開發司、東北振興司、農村經濟司、基礎產業司、產業協調司、高技術產業司、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應對氣候變化司、就業和收入分配司、經濟貿易司、財政金融司、價格司、價格監督檢查司、法規司、外事司、人事司、國民經濟動員辦公室、重大項目稽察特派員辦公室、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局、國家物資儲備局。級別應該是廳局級正職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十六條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⑻ 電子政務外網如何進入
1、首先在電腦桌面上找到瀏覽器圖標,選中瀏覽器啟動圖標,雙擊滑鼠左鍵打開瀏覽回器;
⑼ 如何保障國家電子政務外網的安全
電子政務是一個綜合性的信息系統,業務范圍涉及政府機關內部、其他相關機關團體、社會公眾等等,最終目標就是實現政府辦公的網路化、數字化、自動化。 由於電子政務領域的業務特殊性,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貫穿了電子政務系統中的物理層、網路層、系統層、應用層等各個層次,尤其是很多涉密業務的需要,使人們對電子政務安全的話題越來越關注。
2 安全審計 大型的電子政務系統,尤其是涉密的信息子系統都要實現特定層面上的安全審計功能,主要針對的審計對象有:網路通信系統、重要伺服器主機操作系統、重要伺服器主機應用平台軟體、重要資料庫操作的審計、重要應用系統的審計、重要網路區域的客戶機等。 在電子政務系統中實施安全審計要兼顧與原有系統的關系,通常有如下四種形式:
完全透明:即原有系統根本察覺不到審計系統的存在。
鬆散嵌入:基本上不改變原有系統。
緊密嵌入:需要原有系統平台層和部分應用做出較大變動。
一體化設計:在電子政務設計階段就考慮安全審計的需求,所有模塊均有審計介面。 在電子政務系統中實現安全審計,可以: 對潛在的攻擊者起到震懾或警告作用。 對於已經發生的系統破壞行為提供有效的追究證據。 提供有價值的系統使用日誌,幫助系統管理員及時發現系統入侵行為或潛在的系統漏洞。 提供系統運行的統計日誌,使系統管理員能夠發現系統性能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