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我總是整理不好東西
為什麼你總是整理不好?我們該如何整理收納。
你一定聽過「斷舍離」,但是你以為斷舍離就是讓你扔扔扔嗎?到底該怎麼扔呢?讓我們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如何斷舍離。
一、為什麼你總是整理不好?
1.家庭傳承:通常是指媽媽對我們的影響。媽媽不會整理收納,兒女很大可能性不會。父母對東西貴賤的理解,對生活習慣的打理、清潔,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影響。從小耳濡目染,習得了父母的生活習慣。
2.思維混亂:很大可能性房間也混亂。我們的思維結構對生活習慣也有很大影響。
如果你是結構化思維,可能會很擅長把物品分門別類,雖然沒學過整理收納,也亂不到哪裡去。
但如果你是發散性思維,平常極易被打擾,進入下一個事情,很可能對於理解物品的分門別類能力比較差,如果沒有專門的學習,房間也比較亂一些。
3.心理糾結: 這些人喜歡給自己包裝一下「我很戀舊」。他們會說老師我捨不得他們,我很珍惜東西。或者對有些東西的感情太強,不敢碰。比如整理去世親人的東西,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還有一種心理糾結是自我認知不清楚:我適合什麼東西?不適合什麼東西?這些東西該留還是該扔不是特別清楚。
還有一種是對未來的期待太多:期待自己讀很多書,期待自己讀很多課,期待自己有很多興趣愛好,但是並沒有付出實踐,為這些期待囤積了很多東西。整理的時候很為難。
還有一種心理糾結表現在跟家裡人的關系:別人的東西佔用我們的地方,別人的東西該不該仍?家裡人買給我們的東西很難處理。
價值觀單一或者混亂。這是全中國人普遍面臨的問題:比如說只接受價簽的價值。這種情況下無法認識到物品的其他價值,比如空間價值。很多人喜歡在家裡堆放紙箱,為了以後搬家用。但是按照現在房價3-5萬,這些紙箱佔用了將近10W的空間,幾年後可能只價值50元。
除了空間價值,還有我們的時間精力,也是很寶貴的價值。如果我們的時間反復花在捯飭收拾上,太不劃算了。還有我們的思考,如果我們老佔用大腦的思考空間,去思考這些一次整理收納就不用再去想的事,就沒時間思考別的事了。
二、那要怎麼去做整理收納,才能徹底地解決這個問題?怎麼做完整理收納後,才能不反彈?
第一,我們需要搞清楚整理收納的對象,應該是東西,而不是傢具或者房間。整理收納其實是對物品的管理。
第二,整理收納是一項技能,跟其他的技能一樣,是通過學習可以掌握的。學習之後需要實踐,讓它固定在我們的思維中,成為習慣。
三、我們該如何整理收納。
簡單地說,學習一個技能都包含三個方面:理念、方法和工具。在整理收納中,影響最小的其實是工具。所以今天分享的是一些理念,一點方法。
首先,我們需要有正確的物品理念。
1.資產:資產就是可以保值、增值的物品,一般數量比較少,也不需要特別的整理。
2.消耗品:家裡一般有著數量龐大的消耗品。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消磨價值、這就貶值或者用完的物品,消耗品一般有使用時間,比如毛衣一般穿3-5年。比方說你單身時期用的單人床,進入二人世界以後就用不上了,意味著它們也進入壽終正寢了。
3.工具:家裡另外一項數量龐大的東西就是工具。工具有使用功能,不可混用,比如說購物袋當成垃圾袋。也不要白拿任何達不到要求的工具,比如說贈品,因為如果拿回來覺得很難用或者很難仍,處理的時候會很為難。如果工具混了會不好收納,比如一件T恤是把它當家居服還是戶外服,決定要把它疊在哪裡。
4.存儲:買東西時的超量部分。很多人有囤貨習慣,一是貪便宜,趁著打折時候多囤一點,這其實是損失了傢具收納空間、生存空間。
還有一種是不安全感比較強,萬一手紙沒了怎麼辦?或者化妝棉沒了呢?反正先買2包吧。其實不用怕,因為當你進行過整理收納之後,你對物品的管理會很清楚,清楚了東西的存量和位置之後,就不會產生不安全感。
對超量的東西,要與日用的部分分開。比如買了米面糧油,把超量的東西放在儲物櫃,日用的部分倒進儲物瓶,統一收納日用的部分。
其次,要有正確的信息理念。
第一是商品信息:商品進入我們的家門後,去掉所有的外包裝,進行統一收納,去掉多餘的信息。
第二,要有意識地控制家裡的顏色。比如常見的沐浴液、洗發水,買來花花綠綠的一堆,把這些量販的東西統一倒入替換瓶里,把多餘的量儲存到統一的櫃子里。選擇與家裝比較統一的替換瓶,東西的存在感比較低,但是功能並沒有降低。
方法
整理和收納應該分開。針對所有的東西做一次完整的整理,該扔的扔,該留的留,再來做收納。
整理:跟心理及價值觀有關,費時月10-20小時,可保持3-5年。
如何決策東西仍不扔?可以參考一下幾個比較簡單又容易的標准。
1)一年未用:扔!一個東西一年沒有用了,必有端倪。可能你不喜歡了,或者放的位置科學不不方便拿。一年未用是個警告,說明我們不需要它,可以淘汰了。
2)不心動:扔!
3)不合適:扔!什麼樣的是合適的呢?比如你常穿的衣服,就是比較合適的。
4)不需要:扔!這里包含生理性的比如磨腳的高跟鞋,和心理性的比如前男友的禮物。
5)不舒服:扔!
收納:是打造效率系統,費時10-20小時,可保持到下一次搬家。
收納的基本原則是:1.固定位置,同類的東西集中一起,每個要有固定的位置。2.多次分類,直立存放。
我們常常也有很多困惑:
某樣東西有感情了捨不得扔——那就把他收納儲存起來。
2.這東西太貴了——那麼它是否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不能又太貴了捨不得扔,那就收起來,提醒自己要反省。
3.萬一以後要用呢?——那你是否有計劃?什麼時候用?
4.我覺得這些可以送人或者賣掉——當然可以!這也是對這些東西負責任的做法。
清掃:可以外包的體力活,費時30分鍾。
整理收納完了,不要的東西就火速打包扔掉。
「斷舍離」
「斷舍離」是由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人生整理觀念。 所謂斷舍離,就是透過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讓人生舒適的行動技術。換句話說,就是利用收拾家裡的雜物來整理內心的廢物,讓人生轉而開心的方法。其中,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舍離非常簡單,只需要以自己而不是物品為主角,去思考什麼東西最適合現在的自己。只要是不符合這兩個標準的東西,就立即淘汰或是送人。
通過學習和實踐斷舍離,人們將重新審視自己與物品的關系, 從關注物品轉換為關注自我——我需不需要,一旦開始思考,並致力於將身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就能讓環境變得清爽,也會由此改善心靈環境,從外在到內在,徹底煥然一新
Ⅱ 日本人的家居收納,物品擺放井然有序,家裡簡單清爽都是怎樣做到的
去過日本旅遊的都知道,日本的大街小巷總體還是比較干凈整潔的,甚至日本有些地區家裡是不備垃圾桶的,有垃圾桶放到統一的垃圾處理場,而且家裡物品擺放非常井然有序,簡單清爽,他們都是怎麼做到這些的呢?
東西分類收納好了總是要用的,日本人一般東西從哪裡拿的都會放回原處,這樣就保證了東西不會亂丟亂放,物品擺放有序整齊,也避免了找不到東西的時候亂翻東西導致亂七八糟,在處理舊東西的時候,日本人在家居收納中,也會比較果斷斷舍離,在實用性原則下明確需求,及時扔掉不會再用的東西,這樣家裡看起來就會比較精緻干凈。
Ⅲ 如何打造一個日式風格裝修風格的家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樸素大方的日式風格裝修風格,因為這種風格能給城市中的我們帶來一種自然清新的氣息,使身心都感到舒適和放鬆。那麼,如何打造日式風格裝修風格的家呢?這種裝修風格需要注意以下兩點:1、簡約大方的風格和基調。2、收納功能的原木傢具不可少。
一、簡約的風格和基調
在日式風格裝修風格的家中,為了保持簡單的裝修基調,日本家庭的色調主要是白色、米色、黑色、淺灰色等中性色,搭配上原木傢具,再加上優雅的綠色、黃色裝飾,十分清新自然。另外,日式裝修風格強調自然和諧,從傢具到裝飾都是使用天然材料,所以許多人都選擇直接把花木帶回家,這也是日式裝修風格的一種自然方式的體現。例如,在門廊里放一整根竹子,客廳里放一大片綠色植物等等,使家居空間充滿活力和自然氣息。同時也體現了大自然與人類和諧相處的內涵。
二、收納功能的原木傢具不可少
從傳統的日本家庭到現代的家庭空間,原木一直是最不可缺少的裝飾元素,可以從日式裝修風格中所使用的傢具中體現出來。同時,日本的森林覆蓋率很高,為日本家居設計提供了最天然、最樸素的材料,而且日本傢具盡量保持木材的原色,不過度使用工業材料來處理,使其呈現出最純凈的狀態。日本風格的裝飾來自日本,那裡的家庭使用空間一般都很小,所以如何充分利用房屋面積已經成為日本家庭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這也創造了日本普遍接受的簡約而自然的裝修理念,烙印在日本家庭生活中。因此,日式裝修風格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具有收納功能的傢具和櫥櫃。它們非常有用,不僅可以提高空間利用率,還可以使家裡看起來整潔。
以上兩點,是日式風格裝修風格的秘訣,日式風格裝修風格在眾多裝修風格中顯得更加有特色,因其簡約大方而成為了許多年輕人喜歡的裝修風格,為了使家中裝飾的令人眼前一亮,要掌握好日式風格的裝修要領。希望這種自由清新的裝飾風格能滿足都市人潛在的懷舊、懷舊和回歸自然。對於我們生活在城市森林中的人們來說,日式風格裝修風格創造的悠閑舒適的生活境界可能是我們追求的。
Ⅳ 日本有哪些家居裝修設計,在中國很少見,卻人性化又實用
日本的家居設計一向走的創意人性化路線,在日本家居中,有哪些是和中國不一樣,又很實用的呢?
下沉式玄關
在日本住宅,不論是獨棟還是公寓,基本上入戶玄關都是下沉式的。
除了美觀有質感之外,對一些需要乾燥環境的糧食物品保存,也是很有益處的。
Ⅳ 日本的家居收納做的非常好,有哪些小技巧值得我們學習
日本由於人多,住宅面積很緊張,而本身就在物質上非常精細的日本人,被利用了每一點空間,所以日本的家居設計十分的人性化,收納貫穿了房屋設計和家居傢具的各個環節。
日本人從小培養出了整潔禮貌,不給他人添麻煩的生活習慣。在極其狹窄的空間里,收納物品,獲得自己和他人最大的空間感。則是日本的地理和社會環境所決定的,但也和他們的努力學習和向上是分不開的。
所以我們有時候也要向日本人學習,這種收納方式,既可以節約空間,又可以鍛煉自己收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