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CB行業是什麼
PCB(印製電路板)是當代電子元件業中最活躍的產業,其行業增長速度一般都高於電子元件產業3個百分點左右。根據各因素分析,預計2006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需求升級與產業轉移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基本動力,而HDI板、柔性板、IC封裝板(BGA、CSP)等品種將成為主要增長點。
電子消費終端熱潮促PCB增長
PCB作為各種電子產品的基本零組件,其產業發展受下游終端產品需求和整個IT產業景氣度影響很大。在2001年IT產業泡沫破滅後,至2003年全球 IT產業開始復甦,PCB行業也出現了全面復甦。2003年我國印製電路板產值501億元,同比增長32.40%,產值躍居全球第二位,預計2005年達到了869億元。2008年PCB產值有望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
在下游的拉動因素方面,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產品、液晶顯示器等下游電子消費品有力地推動了對PCB產業的產品需求與技術升級。2004年全球PCB產值為401.72億美元,增長16.47%。在此基礎上,預期近三年PCB產業依然保持增長,2005年預計全球PCB產值為438.15億美元,增長率為9.07%。
高密多層、柔性PCB成為亮點
為了順應電子產品的多功能化、小型化、輕量化的發展趨勢,下一代電子系統對PCB的要求是高密度、高集成、封裝化、微細化、多層化。HDI板、柔性板、IC封裝板(BGA、CSP)等PCB品種將成為主要增長點。
我國2003年-2005年PCB產值分別為501億元、661億元、869億元,年度產值同比增長分別為33%、32%、31%。而自2000年以來,我國柔性板產值以61.77%的增長率高速增長,遠高於全球FPC產值的平均增長率,預計2006年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隨著多層板、HDI板、柔性板的快速增長,我國的PCB產業結構正在逐步得到優化和改善。
我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產業基地
從區域發展趨勢看,PCB產業重心正向亞洲轉移。1998年PCB產業主要以美國、日本及歐洲為主,產值約佔全球73.40%,2000年以後這一格局出現重大轉變。亞洲地區由於下游產業的逐步轉移及相對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了越來越多的PCB廠商的投資。
而我國由於下游產業的集中及勞動力土地成本相對較低,成為發展勢頭最為強勁的區域。我國於2003年首度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PCB生產國,產值的比例也由2000年的8.54%提升到15.30%,提升了近一倍。根據Prismark的預估,2008年我國將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產值最大的PCB生產基地。
我國PCB產業持續高速增長。2003年我國印製電路板產值為500.69億元,同比增長333%,產值首次超過位居全球第二位的美國。2004年及2005年,我國PCB產值仍然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率,估計2005年達到869億元,遠遠高於全球行業的增長速度。
進出口也實現了高速增長,但高端產品不能自給。在2003年我國PCB進出口總額首次突破60億美元之後,2004年又突破80億美元,達到88.90億美元,比2003年增長47.43%。2004年進出口逆差約為12億美元。進出口逆差中,高技術含量的多層板、HDI板、柔性板等所佔比例較大。
在電子產品需求升級、全球PCB產業增長、產業向亞洲轉移的大背景下,2004年我國大陸實現的80.5億美元PCB產值中,外資廠商的投資帶動對整個行業的成熟與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內資企業及上市公司中,方正珠海多層、超生電子、生益科技參股的生益電子、大顯股份參股的大連太平洋也有不俗的表現
問題相同
❷ led的pcb上的各種元器件分別是什麼
問這個問題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
問出這樣的問題,建議你找個電子學專業的看看,或直接call廠家售後。
❸ PCB是什麼意思
線路板PCB是英文(Printed
Circuie
Board)印製,線路板的簡稱。通常把在絕緣材上,按預定設計,製成印製線路、印製元件或兩者組合而成的導電圖形稱為印製電路。而在絕緣基材上提供元器件之間電氣連接的導電圖形,稱為印製線路。這樣就把印製電路或印製線路的成品板稱為印製線路板,亦稱為印製板或印製電路板。線路板按功能可以分為以下以類:單面線路板、雙面線路板
、多層線路板
、鋁基電路板
、阻抗電路板
、FPC柔性電路板等等,
線路板的原料分為:玻璃纖維,CEM-1,CEM3,FR4等,這種材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出處可見,比如防火布、防火氈的核心就是玻璃纖維,玻璃纖維很容易和樹脂相結合,我們把結構緊密、強度高的玻纖布浸入樹脂中,硬化就得到了隔熱絕緣、不易彎曲的PCB基板了--如果把PCB板折斷,邊緣是發白分層,足以證明材質為樹脂玻纖。
電器裡面的安裝有很多小零件的那個板子就叫線路板(又叫PCB)
線路板從發明至今,其歷史60餘年。歷史表明:沒有線路板,沒有電子線路,飛行、交通、原子能、計算機、宇航、通信、家電……這一切都無法實現。道理是容易理解的。晶元,IC,集成電路是電子信息工業的糧食,半導體技術體現了一個國家的工業現代化水平,引導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而半導體(集成電路、
IC)的電氣互連和裝配必須靠線路板。正如日本《線路板集》作者小林正所說:"如果沒有電腦和資料,電子設備等於一個普通箱子;如果沒有半導體和線路板,電子元件就是塊普通石頭。"
PCB在中國是充滿希望的產業,每年會有二位數字的增幅,許多國外訂單投入中國,機遇是存在的。
比如:電腦里的主板是線路板
❹ 這句話里的PCB是指什麼
Local and competitive supply chain should be developed especially for PCB, electronic part and mechanical part manufacturing.
需為抄印刷電路板、電子及機械零部件的生產提供富有競爭力的本地供應鏈
這里的PCB剛好和電子部件、機械部件為一個范疇,PCB深入我們的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而且核能領域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電子產品和自動控制產品,PCB更是必不可少,有何奇怪?
無特殊註明的情況下,PCB 一般就是指印刷電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 的縮寫
❺ PCb指的是什麼
什麼是PCB?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製電路板,又稱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由於它是採用電子印刷術製作的,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
PCB的作用:
依照電路原理圖上的元器件、集成電路、開關、連接器和其他相關元器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和連接,將他們用導線的連接形式相互連接在一起。
PCB的主要功能:
支撐電路元件和互連電路元件。
PCB的主要優點:
由於圖形具有重復性和一致性,減少了布線和裝配的差錯,節省了設備的維修、調試和檢查時間;
設計上可以標准化,利於互換;
布線密度高,體積小,重量輕,利於電子設備的小型化;
利於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並降低了電子設備的造價。
PCB的分類:
按結構可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多層板;
按硬度性能可分為:硬板、軟板、軟硬結合板;
按孔的導通狀態可分為:埋孔板、盲孔板、通孔板;
按表面製作可分為:噴錫板、鍍金板、沉金板、ENTEK板、碳油板、金手指板、沉錫板、沉銀板。
PCB的應用:
目前PCB廣泛應用於航天航空,交通運輸,通信,計算機,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
PCB生產流程:
一、聯系廠家
首先需要聯系廠家,然後注冊客戶編號,便會有人為你報價,下單,和跟進生產進度。
二、開料
目的:根據工程資料MI的要求,在符合要求的大張板材上,裁切成小塊生產板件.符合客戶要求的小塊板料.
流程:大板料→按MI要求切板→鋦板→啤圓角磨邊→出板
三、鑽孔
目的:根據工程資料,在所開符合要求尺寸的板料上,相應的位置鑽出所求的孔徑.
流程:疊板銷釘→上板→鑽孔→下板→檢查修理
四、沉銅
目的:沉銅是利用化學方法在絕緣孔壁上沉積上一層薄銅.
流程:粗磨→掛板→沉銅自動線→下板→浸%稀H2SO4→加厚銅
五、圖形轉移
目的:圖形轉移是生產菲林上的圖像轉移到板上
流程:(藍油流程):磨板→印第一面→烘乾→印第二面→烘乾→爆光→沖影→檢查;(干膜流程):麻板→壓膜→靜置→對位→曝光→靜置→沖影→檢查
六、圖形電鍍
目的:圖形電鍍是在線路圖形裸露的銅皮上或孔壁上電鍍一層達到要求厚度的銅層與要求厚度的金鎳或錫層.
流程:上板→除油→水洗二次→微蝕→水洗→酸洗→鍍銅→水洗→浸酸→鍍錫→水洗→下板
七、退膜
目的:用NaOH溶液退去抗電鍍覆蓋膜層使非線路銅層裸露出來.
流程:水膜:插架→浸鹼→沖洗→擦洗→過機;干膜:放板→過機
八、蝕刻
目的:蝕刻是利用化學反應法將非線路部位的銅層腐蝕去.
九、綠油
目的:綠油是將綠油菲林的圖形轉移到板上,起到保護線路和阻止焊接零件時線路上錫的作用
流程:磨板→印感光綠油→鋦板→曝光→沖影;磨板→印第一面→烘板→印第二面→烘板
十、字元
目的:字元是提供的一種便於辯認的標記
流程:綠油終鋦後→冷卻靜置→調網→印字元→後鋦
十一、鍍金手指
目的:在插頭手指上鍍上一層要求厚度的鎳金層,使之更具有硬度的耐磨性
流程:上板→除油→水洗兩次→微蝕→水洗兩次→酸洗→鍍銅→水洗→鍍鎳→水洗→鍍金
鍍錫板 (並列的一種工藝)
目的:噴錫是在未覆蓋阻焊油的裸露銅面上噴上一層鉛錫,以保護銅面不蝕氧化,以保證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流程:微蝕→風干→預熱→松香塗覆→焊錫塗覆→熱風平整→風冷→洗滌風干
十二、成型
目的:通過模具沖壓或數控鑼機鑼出客戶所需要的形狀成型的方法有機鑼,啤板,手鑼,手切
說明:數據鑼機板與啤板的精確度較高,手鑼其次,手切板最低具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外形.
十三、測試
目的:通過電子100%測試,檢測目視不易發現到的開路,短路等影響功能性之缺陷.
流程:上模→放板→測試→合格→FQC目檢→不合格→修理→返測試→OK→REJ→報廢
十四、終檢
目的:通過100%目檢板件外觀缺陷,並對輕微缺陷進行修理,避免有問題及缺陷板件流出.
具體工作流程:來料→查看資料→目檢→合格→FQA抽查→合格→包裝→不合格→處理→檢查OK
❻ led燈pcb是什麼意思
PCB一般指電路板,就是焊接元件的覆銅印刷電路板。
❼ PCB是什麼意思還是什麼東西
一、PCB簡介 (PrintedCircuitBoard)
板即PrintedCircuitBoard的簡寫,中文名稱為印製電路板,又稱印刷電路板、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提供者。由於它是採用電子印刷術製作的,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
PCB的歷史
印製電路板的發明者是奧地利人保羅·愛斯勒(PaulEisler),他於1936年在一個收音機裝置內採用了印刷電路板。1943年,美國人將該技術大量使用於軍用收音機內。1948年,美國正式認可這個發明用於商業用途。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印刷電路版技術才開始被廣泛採用。
在印製電路板出現之前,電子元器件之間的互連都是依靠電線直接連接實現的。而現在,電路面板只是作為有效的實驗工具而存在;印刷電路板在電子工業中已經占據了絕對統治的地位。
PCB設計
印製電路板的設計是以電路原理圖為根據,實現電路設計者所需要的功能。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主要指版圖設計,需要考慮外部連接的布局、內部電子元件的優化布局、金屬連線和通孔的優化布局、電磁保護、熱耗散等各種因素。優秀的版圖設計可以節約生產成本,達到良好的電路性能和散熱性能。簡單的版圖設計可以用手工實現,復雜的版圖設計需要藉助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實現。
PCB的分類
根據電路層數分類: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和多層板。常見的多層板一般為4層板或6層板,復雜的多層板可達十幾層。
PCB板有以下三種主要的劃分類型:
1、單面板(Single-Sided Boards) 在最基本的PCB上,零件集中在其中一面,導線則集中在另一面上。因為導線只出現在其中一面,所以這種PCB叫作單面板(Single-sided)。因為單面板在設計線路上有許多嚴格的限制(因為只有一面,布線間不能交叉而必須繞獨自的路徑),所以只有早期的電路才使用這類的板子。
2、雙面板(Double-Sided Boards) 這種電路板的兩面都有布線,不過要用上兩面的導線,必須要在兩面間有適當的電路連接才行。這種電路間的「橋梁」叫做導孔(via)。導孔是在PCB上,充滿或塗上金屬的小洞,它可以與兩面的導線相連接。因為雙面板的面積比單面板大了一倍,而且因為布線可以互相交錯(可以繞到另一面),它更適合用在比單面板更復雜的電路上。
3、多層板(Multi-Layer Boards) 為了增加可以布線的面積,多層板用上了更多單或雙面的布線板。用一塊雙面作內層、二塊單面作外層或二塊雙面作內層、二塊單面作外層的印刷線路板,通過定位系統及絕緣粘結材料交替在一起且導電圖形按設計要求進行互連的印刷線路板就成為四層、六層印刷電路板了,也稱為多層印刷線路板。板子的層數就代表了有幾層獨立的布線層,通常層數都是偶數,並且包含最外側的兩層。大部分的主機板都是4到8層的結構,不過技術上理論可以做到近100層的PCB板。大型的超級計算機大多使用相當多層的主機板,不過因為這類計算機已經可以用許多普通計算機的集群代替,超多層板已經漸漸不被使用了。因為PCB中的各層都緊密的結合,一般不太容易看出實際數目,不過如果仔細觀察主機板,還是可以看出來。
根據軟硬進行分類:分為普通電路板和柔性電路板。
PCB的原材料:覆銅箔層壓板是製作印製電路板的基板材料。它用作支撐各種元器件,並能實現它們之間的電氣連接或電絕緣。
PCB就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板),簡單的說就是置有集成電路和其他電子組件的薄板。
它幾乎會出現在每一種電子設備當中。
據Time magazine 最近報道,中國和印度屬於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國家。為保護環境,中國政府已經在嚴格制定和執行有關污染整治條理,並波及到PCB產業。許多城鎮正不再允許擴張及建造PCB新廠,例如:深圳。而東莞已經專門指定四個城鎮作為「污染產業」生產基地,禁止在劃定的區域之外再建造新廠。
如果在某樣設備中有電子零件,它們都是鑲在大小各異的PCB上的。除了固定各種小零件外,PCB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上頭各項零件的相互電氣連接。
隨著電子設備越來越復雜,需要的零件自然越來越多,PCB上頭的線路與零件也越來越密集了。裸板(上頭沒有零件)也常被稱為"印刷線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PWB)"。板子本身的基板是由絕緣隔熱、並不易彎曲的材質所製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細小線路材料是銅箔,原本銅箔是覆蓋在整個板子上的,而在製造過程中部份被蝕刻處理掉,留下來的部份就變成網狀的細小線路了。這些線路被稱作導線(conctor pattern)或稱布線,並用來提供PCB上零件的電路連接。
通常PCB的顏色都是綠色或是棕色,這是阻焊漆(solder mask)的顏色。是絕緣的防護層,可以保護銅線,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確的地方。在阻焊層上還會印刷上一層絲網印刷面(silk screen)。通常在這上面會印上文字與符號(大多是白色的),以標示出各零件在板子上的位置。
為了將零件固定在PCB上面,我們將它們的接腳直接焊在布線上.在最基本的PCB(單面板)上,零件都集中在其中一面,導線則都集中在另一面.這么一來我們就需要在板子上打洞,這樣接腳才能穿過板子到另一面,所以零件的接腳是焊在另一面上的.因為如此,PCB的正反面分別被稱為零件面(Component Side)與焊接面(Solder Side).
如果PCB上頭有某些零件,需要在製作完成後也可以拿掉或裝回去,那麼該零件安裝時會用到插座(Socket).由於插座是直接焊在板子上的,零件可以任意的拆裝.
如果要將兩塊PCB相互連結,一般我們都會用到俗稱「金手指」的邊接頭(edge connector).金手指上包含了許多裸露的銅墊,這些銅墊事實上也是PCB布線的一部份.通常連接時,我們將其中一片PCB上的金手指插進另一片PCB上合適的插槽上(一般叫做擴充槽Slot).在計算機中,像是顯示卡,音效卡或是其它類似的界面卡,都是借著金手指來與主機板連接的.
印刷電路板將零件與零件之間復雜的電路銅線,經過細致整齊的規劃後,蝕刻在一塊板子上,提供電子零組件在安裝與互連時的主要支撐體,是所有電子產品不可或缺的基礎零件。
印刷電路板以不導電材料所製成的平板,在此平板上通常都有設計預鑽孔以安裝晶元和其它電子組件。組件的孔有助於讓預先定義在板面上印製之金屬路徑以電子方式連接起來,將電子組件的接腳穿過PCB後,再以導電性的金屬焊條黏附在PCB上而形成電路。
依其應用領域PCB可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四層板以上多層板及軟板。一般而言,電子產品功能越復雜、迴路距離越長、接點腳數越多,PCB所需層數亦越多,如高階消費性電子、信息及通訊產品等;而軟板主要應用於需要彎繞的產品中:如筆記型計算機、照相機、汽車儀表等
二、PCB產業鏈
按產業鏈上下游來分類,可以分為原材料-覆銅板-印刷電路板-電子產品應用,其關系簡單表示為:
玻纖布:玻纖布是覆銅板的原材料之一,由玻纖紗紡織而成,約占覆銅板成本的40%(厚板)和25%(薄板)。玻纖紗由硅砂等原料在窯中煅燒成液態,通過極細小的合金噴嘴拉成極細玻纖,再將幾百根玻纖纏絞成玻纖紗。窯的建設投資巨大,一般需上億資金,且一旦點火必須24小時不間斷生產,進入退出成本巨大。玻纖布製造則和織布企業類似,可以通過控制轉速來控制產能及品質,且規格比較單一和穩定,自二戰以來幾乎沒有規格上的太大變化。和CCL不同,玻纖布的價格受供需關系影響最大,最近幾年的價格在0.50-1.00美元/米之間波動。目前台灣和中國內地的產能佔到全球的70%左右。
銅箔:銅箔是占覆銅板成本比重最大的原材料,約占覆銅板成本的30%(厚板)和50%(薄板),因此銅箔的漲價是覆銅板漲價的主要驅動力。銅箔的價格密切反映於銅的價格變化,但議價能力較弱,近期隨著銅價的節節高漲,銅箔廠商處境艱難,不少企業被迫倒閉或被兼並,即使覆銅板廠商接受銅箔價格上漲各銅箔廠商仍然處於普遍虧損狀態。由於價格缺口的出現,2006年一季度極有可能出現又一波漲價行情,從而可能帶動CCL價格上漲。
覆銅板:覆銅板是以環氧樹脂等為融合劑將玻纖布和銅箔壓合在一起的產物,是PCB的直接原材料,在經過蝕刻、電鍍、多層板壓合之後製成印刷電路板。覆銅板行業資金需求量不高,大約為3000-4000萬元左右,且可隨時停產或轉產。在上下游產業鏈結構中,CCL的議價能力最強,不但能在玻纖布、銅箔等原材料采購中擁有較強的話語權,而且只要下游需求尚可,就可將成本上漲的壓力轉嫁下游PCB廠商。今年三季度,覆銅板開始提價,提價幅度在5-8%左右,主要驅動力是反映銅箔漲價,且下游需求旺盛可以消化CCL廠商轉嫁的漲價壓力。全球第二大的覆銅板廠商南亞亦於12月15日提高了產品價格,顯示出至少2006年一季度PCB需求形式良好。
三、國際PCB行業發展狀況
目前,全球PCB產業產值占電子元件產業總產值的四分之一以上,是各個電子元件細分產業中比重最大的產業,產業規模達400億美元。同時,由於其在電子基礎產業中的獨特地位,已經成為當代電子元件業中最活躍的產業,2003和2004年,全球PCB產值分別是344億美元和401億美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5.27%和16.47%。
四、國內PCB行業發展狀況
我國的PCB研製工作始於1956年,1963-1978年,逐步擴大形成PCB產業。改革開放後20多年,由於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單面板、雙面板和多層板均獲得快速發展,國內PCB產業由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2002年,中國PCB產值超過台灣,成為第三大PCB產出國。2003年,PCB產值和進出口額均超過6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二大PCB產出國。我國PCB產業近年來保持著20%左右的高速增長,並預計在2010年左右超過日本,成為全球PCB產值最大和技術發展最活躍的國家。
從產量構成來看,中國PCB產業的主要產品已經由單面板、雙面板轉向多層板,而且正在從4~6層向6~8層以上提升。隨著多層板、HDI板、柔性板的快速增長,我國的PCB產業結構正在逐步得到優化和改善。
然而,雖然我國PCB產業取得長足進步,但目前與先進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未來仍有很大的改進和提升空間。首先,我國進入PCB行業較晚,沒有專門的PCB研發機構,在一些新型技術研發能力上與國外廠商有較大差距。其次,從產品結構上來看,仍然以中、低層板生產為主,雖然FPC、HDI等增長很快,但由於基數小,所佔比例仍然不高。再次,我國PCB生產設備大部分依賴進口,部分核心原材料也只能依靠進口,產業鏈的不完整也阻礙了國內PCB系列企業的發展腳步。
五、行業總評
作為用途最廣泛的電子元件產品,PCB擁有強大的生命力。無論從供需關繫上看還是從歷史周期上判斷,2006年初是行業進入景氣爬坡的階段,下游需求的持續強勁已經逐層次拉動了PCB產業鏈上各廠商的出貨情況,形成至少在2006年一季度「淡季不淡」的局面。將行業評級由「迴避」上調到「良好」。
❽ pcb什麼意思什麼用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製電路板,又稱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版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權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由於它是採用電子印刷術製作的,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