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具大全 » 商代家具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商代家具

发布时间: 2021-03-08 22:31:43

㈠ 夏商周时期的卧室家具有多少种,各是什么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逐步形成和成熟时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商代开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发现的当时史料的甲骨卜辞已有10余万片。这些甲骨卜辞记截了祖先们征伐、祭祀等各种活动的情况,也有关于家具方面的记载。例如,“宿”好似人坐卧在室内,“梦”尤如人卧于床榻上,“疾”像病人因疼痛而汗滴如雨躺卧在床上。许慎在《说文解字》释为“判木为片,即制木为板”,其中的木片就是床的解释。
殷商的文献记载在《易经》有:“巽在床下,用皮巫纷若,言无咎,……巽在床下,丧其资爷,贞凶”。“巽卦颇吝,其中言喻,一人生病后惊恐而伏于床下,巫师施以巫术则平安无事,或有贼人入室,病人藏匿床下,丧失财产,结果凶。”从卦中可以看见场面的恐怖和忧虑,病人伏于床下(巽、伏的意思)。在这里,床虽然仅仅起到道具的作用,但可以推断,商期已出现了床,而且高度不低,下可容人。
夏、商、周,形成了天地崇拜的宗教意识,其家具也成为人与神沟通或显示皇权显赫的工具,带有浓厚神秘的宗教色彩。家具的使用功能主要为祭器,在造型上运用对称、规整的格式和安定、庄重的直线,来体现威严、神秘和庄重之感,且等级制度非常的森严。西周的统治者还根据席的优劣和装饰特点规定了严格的“五席”制度。《周礼·司几筵》上规定,司几筵主管五种席垫的名称和品质,辨别用途以及陈设的位置。五席分别为:莞席、藻席、次席、蒲席和熊席。五席的质地和特点并无等级贵贱之分,在使用中常以茵席的多寡来体现等级差别。《礼记·礼器》中说:“天子之席五重,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意为无论哪种席子,凡为天子设席必五重,诸侯三重,大夫二重,不包括下层的筵。可见周代的家具从材质、装饰到色彩都要严格按照等级与名分来行事,不可逾越礼制。

㈡ 中国家具的夏商西周

夏商西周--原始古拙 质朴浑厚
夏商时期家具乃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初始时期,其造型纹饰原始古拙,质朴浑厚。这一时期家具有青铜家具(如青铜俎)石质家具(如石俎)和漆木镶嵌家具(如漆木抬盘)。漆木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由于当时人们思想意识中存在着浓厚的鬼神观念,商代家具装饰纹样往往有一种庄重、威严、凶猛之感。
饕餮纹俎于1979年在辽宁义县花儿楼窖藏出土。铜质,面板为长方形,下为相对的倒凹字形板足,板足空当两端
中国家具
有二半环形鼻连铰状环。板足饰精致的细雷纹。饕餮纹,铃上亦饰有花纹,铜铃制作精巧,其形式为我国青铜著录之罕见。此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家具源流
漆木器具:自新石器时代出现的漆木技术,发展到夏商时期,在漆木上已经镶嵌蚌壳装饰,开后世漆木螺钿嵌家具之先河。
青铜器中装饰壶门(四足板状造型,前后二足之间出现了两个对称的特点)在中国家具史上延续了几千年。

㈢ 最早家具出现在哪个朝代

我国古代家具有席、床、椅等。
席,商周即有.椅,即胡床,最迟汉灵帝时有.
《孔雀东南飞》(汉朝的诗):“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

魏晋南北朝以后,床变高,成为专供睡觉的家具。唐宋以来,高型家具广泛普及,有床、桌、椅、凳、几案、柜、衣架、屏风、镜台等,种类繁多,品种齐全。

㈣ 商,周,战国时期家具的风格与特点

夏朝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阶级差别的奴隶制国家,当时人们已经知道用油漆涂抹家具,初步掌握了漆器工艺。并且开始用雕刻来美化家具。从陵墓中所发现的随葬品来看,不难想象当时宫室内部的陈设相当华丽,当时的木架上可能有某些雕饰,表面涂有红色的颜料,宫内建筑及家具陈设应极尽奢华。
春秋时期铁制工具的出现,大大促进了家具的进步和发展。此时先民已经掌握了木材干燥和涂胶技术,还创造了许多榫卯形式,使家具有了更加坚实合理的结构。
战国时期的家具更丰富。战国时期青铜工具逐渐为铁器所代替,铁斧、铁锯、铁凿、铁铲、铁刨等工具的应用,为家具的发展和提高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建筑构架中的燕尾榫、凹凸榫、割肩榫工艺也用于家具制作。随着手工业的发展,在木制家具的表面进行漆绘的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战国时期是我国低形家具的形成期,因为那时的生活方式仍然是“陈之日筵,坐之日席”的跪坐式。此时家具的总体特点是造型古朴、用料粗硕、漆饰单纯而粗犷

㈤ 从{商周青铜家具、席地而坐的矮型家具、过渡时期家具、宋代家具、明式家具、清式家具}选一个谈谈你的看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上看,中国文明的中心最早是产生于西北黄河流域即陕西一带,随后它的重心逐渐向东移动,先是洛阳、开封一带,尔后到北京;再又自北向南移动。中国文化的主流发生在北方而不是发生在物产丰富的南方。历来的侵入者多从北方来,先征服中国之北部,又携北人南征,所以南人在北人的眼中,也是被征服者。并非南方经济落后,并非文化差一大截。中国是农业社会,地理、气候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南方因而往往较之北方发达和富庶。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北方家具随着历史的演变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木材加工方面,出现了像鲁班这样的技术高超的工匠,不仅促进了家具的发展,而且在木构建筑上也发挥了他们的才能。由于冶金技术的进步,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如铁制的锯、斧、钻、凿、铲、刨等等,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因受唐末藩镇割据的影响,宋代家具北方个别地区仍部分保持唐末厚重曲线风格。豪放的蒙古族创建了大元帝国,游牧民族文化中向来以豪放无羁的生活方式和繁复华美的视觉感受为其喜好,由于地域与民族间的接近,元代家具较多地继承了辽金家具的部分风格,并有了较成熟的发展。较大的形体尺度,形体厚重,造型饱满多曲,雕饰繁复,出现罗锅枨、展腿式等品种造型,总体上给人以雄壮、奔放、生动、富足之感。
明式家具的特点
首先,在风格方面:明式古典家具精妙的工艺,厚重的的文化底蕴,总是让人回味无穷,谈千遍而不倦乏。
其次,在材料方面: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用紫檀木、酸枝木、杞梓木、花梨木、鸡翅木等进口木材制作的硬木家具。虽然明式硬木家具在全国很多地方都生产,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大家认可。因此,人们公认苏式家具是明式家具的正宗,也称它为“苏州明式家具”,简称“苏式”。
再次,造型上: 造型的突出特点是侧角收分明显,在视觉上给人以稳重感。一件长条凳,四条腿各向四角的方向叉出。从正面看,形如飞奔的马,俗称跑马叉。从侧面看,两腿也向外叉出,形如人骑马时两腿叉开的样子,俗称"骑马叉"。每条腿无论从正面还是侧面都向外叉出,又统称四劈八叉。这种情况在圆材家具中尤为突出。方材家具也都有这些特点。但叉度略小,有的凭眼力可辨,有的则不明显,要用尺子量一下才能分辨。明式家具轮廓简练舒展,是指其构件简单,每一个构件都功能明确,分析起来都有一定意义,没有多余的造作之举。简练舒展的格调,收到了朴素、文雅的艺术效果。
最后在种类方面可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床、榻、宝座,为卧具和起居用具。
第二类,椅、凳、墩等坐具
第三类,桌、案、几等家具。
第四类,橱、柜、柜格、书格、箱等存贮具。
第五类,屏风及其他家具。
对后代家具的启发:
“简约”正是家具风格的大趋势,以简洁为首要特点的明式家具装饰图案对现代中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习传统文化,研究传统图案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学以致用。创造是基于历史的创造,基于传统的过程。面向世界的中国,更需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这正是我们今人重新正视五千年古老文明,重拾古代灿烂瑰宝的目的。

㈥ 求 商代木制家具图片 各种资料

家具一来词,它们词意包括很广,但源通常一般指由木匠所制造的“桌椅板凳”之类。古人是席地而坐,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延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憩居形式到了唐代仍然是两种形式并行,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

㈦ 商周时期的建筑和家具

1.在建筑设计中,特别是皇家建筑,已有了事先踏勘地形和规划布置。2.就使用功能而言,到周代为止,宫殿、坛庙、陵墓、官署、监狱、作坊、民居……等建筑均已出现。也就是说,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的内涵都已经具备了。3.自原始社会就已大量使用的土木结构,到夏、商、周时期,这种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4.陶制地砖、屋瓦、水管和井圈,铰叶等的使用,是建筑技术上一个重大进步,不但发掘了新的建筑材料,改进了建筑构造,延长了使用时间,还改善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在陵墓中使用白胶泥和积沙的方式以防水、防盗,也应说是相当成功的措施。5.等级制度已越来越多地反映到建筑中来,商代墓葬制式即是一例。6.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也逐渐规格化。7.建筑外观总的比较低平,这是因为当时尚未能解决高层结构问题。

㈧ 夏商周家具的使用功能主要是什么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家具的雏形阶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孕育期,家具的各种类型都已出现,少而简陋,且往往一物多用,例如床既是卧具也当坐具。但是反映该时代的家具历史罕有文字记载和绘画描摹。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家具的形制都以席地跪坐为主,符合当时的生活习惯。而后世家具的雏形也可在这时看到:席是床榻之始,青铜俎和几是桌案的鼻祖,礼器禁是箱柜的前身,斧扆则是屏风的先驱。

夏商周形成了天地崇拜的宗教意识,其家具也成为人与神沟通或显示皇权显赫的工具,带有浓厚神秘的宗教色彩。家具的使用功能主要为祭器,在造型上运用对称、规整的格式和安定、庄重的直线,来体现威严、神秘和庄重之感。

㈨ 夏商周时期的家具特点分析

据史料记载,早在商周时代,青铜器上已可见到夔 纹、云纹等精美雕饰图案,初期木器已具有了装饰性和实 用性的家具雏形。到春秋战国时期,木业制作已有了斧、锯、凿、铲等工具,测量也有了规矩准绳。制作中,燕尾 榫,凹凸榫、割肩榫结构在家具中已有运用。汉代、三国时期,家具的类型发展到了床、几案、屏风、柜、箱、衣 架等多种类型。不过,由于当时的习惯是席地而坐,家具一般很矮。汉代的案多置于床前或榻侧,案也渐宽渐长。 这一时期,胡床由西域传入中原,但多流行于宫廷和贵族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