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9年家用电器行业市场前景
市场前景还不错,市场竞争加剧,参考前瞻《2016-2021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专报告》显示,2015年1-9月份属,家电行业整体遭遇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最大的下滑挑战,全行业实现整体收入5439亿元,同比下降1.65%。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15年1-10月空调行业零售量达到3789万台,同比下降2.3%;零售额为1244亿元,同比下降6.0%。预计2015年空调行业整体零售量和零售额将分别达到4143万台、1371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7%和5.0%。国内冰箱市场零售量为2613万台,同比下降6.6%零售额为696亿元,同比下降3.0%。
市场低迷,库存高企,价格战成为了企业争夺有限市场的利器。价格战是中国家电业最原始的竞争武器,2015冷年伊始,行业里传闻的巨量库存给空调市场蒙上阴影,企业面临去库存压力,自龙头企业开始全行业大打价格战,以期用“以价换量”的方式刺激整体市场需求的增长,但是,今年的价格战结果却让一众参与者们大跌眼镜。
㈡ 就地过年催生家电消费新趋势:网红精致款、高端智能款受追捧
新兴小家电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各家企业纷纷抢占市场,竞争格局仍不稳定,因此新兴小家电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会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廖先生今年一个人在武汉过年。自己的妻儿早就提前回老家过年,因为工作条件限制,他连年夜饭都是在朋友家中吃的。在朋友家吃完年夜饭,廖先生决定去商场给自己买一部新手机。
廖先生没想到的是,家电商场人山人海,需要排队测量体温进场。不喜欢热闹的廖先生随即转头回家,准备在网上购买新手机。“今年过年大家都不去拜年,商场人真的是太多了,实在去不得。”廖先生由衷地感叹。
春节假期,各电商平台消费热情高涨。2月18日,苏宁易购发布春节假期消费盘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家电消费势头发展迅猛。
受到疫情的影响,在政府提倡“就地过年”“云拜年”的号召下,居民的春节旅游计划被搁置,春节消费结构调整,家电消费被前置。2月11日至17日,苏宁易购家电消费全面热销,从厨卫大件到居家小件,销售增长趋势明显。
据近日天猫、苏宁易购、京东等电商平台对外发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春节期间,消费者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家电产品开启了一波热销走势。
2021年春节期间,消费者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家电产品开启了一波热销走势。视觉中国
“就地过年”引发消费结构变化
武汉是一座拥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春节期间武汉封城,很多其他城市的商业活动也受到限制。2021年春节期间,中国政府倡议外出务工人员不要返乡,而是就地过年,以减轻交通负担并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这一号召得到人们的广泛响应,引发了旅游人数的骤减和观影人数的激增。此外,在线上消费多领域“飘红”的同时,线下零售不断下沉,线下商业体迎来久违的高流量。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超过1亿人响应“就地过年”,前所未有的需求也彻底点燃了春节消费潜力。据商务部监测,全国10个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日均客流量同比增幅超200%。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波消费浪潮中,智能家电受到消费者热捧。据天猫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扫地机器人同比大涨1倍,擦窗机器人增速超过3倍,洗地机增长超过18倍;苏宁易购年货节数据显示,2月10日至2月17日春节假期,智能厨房小电器销售增长170%,其中炒菜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空气消毒机等产品销售异常火爆,增长均超100%;京东大数据显示,年货节期间家电异地下单占比超过60%,美的、海尔、苏泊尔、海信、TCL、小天鹅等品牌最为畅销,热卖家电呈现出健康、智能、定制等新趋势。其中受到疫情影响,消费者对于防疫健康类产品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对于这一现象,调研机构GFK的研究报告分析称,随着经济增长向好,消费者对通货膨胀、国内经济不景气和失业的担心明显降低,高收入家庭预期收入增加显著,会进一步带动高端消费;他们对于家电支出预期增加比例大幅领先,品质和及时享受型态度在高收入人群中非常普遍。
廖先生表示,今年虽然不能回家,但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云上团圆,也一样可以拉近亲人间的距离。这种场景下,因为大屏电视的多个视窗功能,千里之外的家人得以云拜年、聊天、吃年夜饭,大屏电视销量也一路走高。据苏宁易购销售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超大屏电视和视频通话智慧屏电视,线下销量增长63.2%,双线同比大涨373.1%。
王小姐也在春节过年期间为自己家的孩子购买了一台超大屏电视,她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现在我孩子的学校提倡‘停课不停学’,延续了去年疫情最严峻时期上网课、交电子作业的教学模式。而相较于电脑,电视机操作简便、清晰明了,孩子只需简单操作便可轻松上网课。大屏幕的画面显示既能有效保护孩子眼睛,也能方便我监督他学习。”
受疫情影响不能回家过年的人,也通过异地下单为家人购买家电。据苏宁易购春节期间消费数据显示,苏宁门店春节假期V购预约接待人数同比增350%,其中为家人挑选家电的用户订单就增长了215%。
小家电走进千家万户
另一方面,小家电尤其是防疫健康类产品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在疫情影响下,春节消费也不仅仅是简单的“买买买”,注重健康的品质消费渐成风尚。这种情形下,消毒柜、足浴盆这些网红小家电在春节期间十分走俏,因为它们已成为家庭健康场景、小幸福场景的主角。
这些新场景的出现表明,在防疫常态化背景下,“宅家电”需求,正在从小众的、暂时的需求,变成大众的、日常性的需求,一些之前不被关注的小家电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比如刀筷消毒器、空气净化器、血氧仪等,成为了春节期间被消费者高度关注的商品。苏宁大数据显示,自2020年开始,号称“消洗三剑客”的消毒柜、洗碗机、洗菜机销量上涨133%。苏宁年货节期间,一款小巧的智能刀筷消毒机销量暴涨,涨幅超过150%。
安信国际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消费分析师杨怡然对此分析称:“首先,中国小家电产品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消费持续升级,高品质的生活追求将会带动小家电的销售,因此中国小家电市场具有很大发展空间;并且中国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趋势显著,对整个消费环境都有较大的提振作用,而小家电具有‘颜值高’‘精致感’等特点,俘获了更多年轻女性的心;疫情催生了‘宅经济’,人们居家时间延长,而小家电可以更好地辅助完成家务,原本依赖于外卖和保洁人员的人群对小家电的需求被唤醒。”
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和消费持续升级,高品质的生活追求将会带动小家电产品的销售,因此中国小家电市场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此外,传统小家电呈现美九苏(指“美的”“九阳”“苏泊尔”)三足鼎立的态势,格局较为稳定,而新兴小家电市场则因其尚处于发展初期,各家企业纷纷抢占市场,竞争格局仍不稳定,因此新兴小家电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会为行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㈢ 家电行业到底怎么样呢
2019中国家电行业分析: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出台,探索其他增长动力更为重要
2019年家电市场新政落地
1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后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司巡视员刘宇南在1月29日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中称,拉动家电消费是促进商品消费的一个重要抓手。
但需要看到的是,同为扩大内需的救市政策,这轮家电市场新政绝不是十年前“家电下乡”政策的卷土重来。而对于家电企业来说,靠政策吃饭显然也并非长久之计。
节能、智能和超高清成为这轮家电市场刺激政策的关键词。
方案指出,支持绿色、智能家电销售。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产业链条长、带动系数大、节能减排协同效应明显的新型绿色、智能化家电产品销售,给予消费者适当补贴。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消费者交售旧家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抽油烟机、热水器、灶具、计算机)并购买新家电产品给予适当补贴,推动高质量新产品销售。
行业人士分析,据测算若该政策在全国推广,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预计就可以增加1.5亿台高效节能智能家电的销售,拉动消费约7000亿元,全生命周期节电大概是800亿千瓦时。
而在提到要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外的同时,上述方案还提到要加快推进超高清视频产品消费。加大对中央和地方电视台4K超高清电视频道开播支持力度,丰富超高清视频内容供给。支持广电网络和电信网络升级改造,提升超高清视频传输保障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可对超高清电视、机顶盒、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等产品推广应用予以补贴,扩大超高清视频终端消费。
事实上,节能、智能以及超高清也正是家电行业目前的发力方向,国美方面表示,目前彩电品类中智能彩电占比可达到95%。冰箱和洗衣机高能效商品占比也达到95%。而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消费电子处处长曲晓杰此前在中国智能显示与创新应用产业大会上的发言中也称,2019年将推进用5G技术传播4K内容的工作,4K超高清视频用户预期到2022年能够达到2亿户。
在将刺激家电市场做为拉动内需增长抓手的背后,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在去年11月16日在一次发言中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国与贸易国。刘宇南也在发布会中援引数据称,根据统计来看2018年家电消费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位列第五位。总量上看,我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和销售的大国,2017年,空调、冰箱、洗衣机、平板电视的内销量大概是2.3亿台,销售额接近8000亿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四大家电产量除了洗衣机出现同比下降0.4%外,其他三类电器均同比增长,截止至2018年底,全国彩电产量为20381.5万台,同比增长14.6%。空调产量为20486万台,同比增长10%。全国家用洗衣机产量为7150.7万台,同比下降0.4%。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为7876.7万台,同比增长2.5%。
2018年全年全国四大家电产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十年轮回 2019年家电下乡补贴政策全国试点推广
十年一个轮回。同样采取补贴模式的家电下乡政策也正是于2009年前后从试点推向全国。
2007年12月,家电下乡政策在山东、河南、四川以及青岛展开试点工作。按照相关规定,非城镇户口居民购买手机、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将按售价给予13%的财政补贴。2008年12月家电下乡政策在14个省区市落地。2009年2月,家电下乡政策推广到全国。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各地家电下乡政策均以四年为期。2013年1月31日,“家电下乡”政策正式结束。
而作为家电下乡的后续刺激政策,2012年6月期一年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开始实施。政策规定对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等家电产品,给予消费者不同金额的节能补贴。
相隔十年的新旧家电补贴政策,扩大内需救市的意味同样明显。据记者了解,家电下乡政策是为了缓解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消费电子企业面临的外销急速下滑危机。而眼下据国家统计局1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增速创2003年来新低。其中,作为以往的消费旺季,2018年11月、12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分别为8.1%和8.2%,位于全年低点。
但与上一轮家电补贴政策的普惠性以及固定补贴比例相比,这轮新政更具弹性,强调“有条件的地方”与“适当”。而与家电下乡聚焦农村市场不同,这轮新政提到的“着力引导企业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则意味着更大市场。
从家电下乡政策的历史统计数据来看,补贴政策对家电市场的刺激作用巨大。根据上述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全国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2.93亿台,实现销售额7071亿元。但家电下乡政策的相关后遗症也很快凸显。失去政策刺激的家电市场,陷入长期疲软状态。
家电业内人士表示,家电下乡等补贴政策在激发出农村市场巨大消费潜力的同时,也提前透支了市场的购买力。而空冰洗等家电产品的更换周期一般都长达十年。同时,电商近几年的轮番大促也已经让家电市场的购买力充分释放。同时,作为拉动家电市场增长的重要引擎,房地产行业目前也增长乏力。
而对家电企业来说,补贴也并不好拿。仅2015年10-12月就有康佳等四家彩电厂商相继发布公告称宣布公司将退回高效节能家电推广财政补贴资金。
1月16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2019年第一次股东大会上回应家电新政相关问题时则称,有人听到新政很高兴,但我并没有很高兴,过去的家电下乡补贴,让很多企业弄虚作假,推动这个补贴政策时,反而格力电器比较吃亏的。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寻找到政策刺激之外的增长动力显然更为重要。
㈣ 京东家电2021年1.19搞活动吗
2021的确事谁说的准啊,现在才2020
㈤ 国内的大型家电展览会有哪些
明年3月上海家电展 中国家电协会主办 我的客户去参展了 7万平米规模
㈥ 电暖器用UL1278和UL2021做认证,有何区别
UL1278是可移动的挂墙式或吊顶式室内电暖器的标准。
UL2021是固定的和定位专用的房间电暖器的标准。
㈦ 2021物业把我家电停了怎么办
一、民法典物业停业主电怎么处罚?
物业公司停业主电的处罚标准没有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行)
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享有停水停电权利的权利人是供水公司和电力供应公司而非物业服务企业。
在物业服务合同中, 双方当事人约定在业主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情况下,赋予物业服务企业停水停电的权利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一约定侵犯了供水供电人的权利。
并且,由于供水供电义务所对应的是交纳水费电费义务,即使供水供电公司授权物业服务企业代替其收取水费电费并可以停水停电作为收取费用的手段,物业服务企业也不能以停水停电催缴物业服务费用,因为供水供电不是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其从供水供电公司得到授权的范围是有限制的。
二、物业公司停水电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
物业停业主的电,应该向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是物业公司的行政主管部门。
《物业管理条例》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物业管理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十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业主、业主委员会、物业使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
如果物业公司因为拖欠物业费就停电,房管局在接到这类投诉以后是应该介入调查处理的,通常也就是责令物业公司改正这种错误行为,并及时恢复供电,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再对物业公司进行其他的处罚了,除非物业公司在收到房管局的通知后仍不悔改。
㈧ 2021年做啥生意
可以了解下汽车美容!随着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爱车养车意识”的内提高,越来越多的车容主更加重视对车辆的日常保养,中国正在逐渐成为轿车消费大国。按保守估计,如果中国每辆车每年平均在美容养护上花费2000-2500元的话,中国汽车美容养护市场将达到1400-1750亿的规模,而目前中国汽车美容养护业的产值还不到370亿,市场潜力巨大。汽车美容的市场需求大,而且技术是相对好学的,建议到专业的汽车技术学校进行短期学习,之后开展创业,是很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