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未来几年,建材行业前景如何
建材行业,据我所知来,行源情方面有的厂比较差,有的厂比较好,不过总体是下降的
因为有这几个方面影响:
互联网影响
房市影响
股市影响
就这几方面,不过行情的话,还分家装行情和工装行情,才能给出具体分析
给分吧,纯手打哦
Ⅱ 哪里有关于建材发展趋势的材料
近二十年来,欧美、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对绿色建材的发展非常重视,已就建筑材料对室内空气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制订了严格的法规。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1994年联合国又增设了可持续产品开发工作组。随后,国际标准化机构也开始讨论环境调和制品的标准化,大大推动着国内外绿色建材的发展。
1、绿色建材在国外的发展
为了绿色建材的发展,1978年德国发布了第一个环境标志“蓝天使”,使7500 多种产品得到认证。美国环保局(EPA)和加州大学设置了室内空气研究计划,研究和制订了评价建筑材料释放VOC的理论基础,确定了测试建筑材料释放VOC的体系和方法,提出了预测建筑材料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数学模型。1988年加拿大开始环境标志计划,至今已经有14个类别的800 多种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丹麦、挪威推出了“健康建材”(HMB)标准,国家法律规定,对于所出售的涂料等建材产品,在使用说明书上除了标出产品质量标准外,还必须标出健康指标。瑞典也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材,并已正式实施新的建筑法规,规定用于室内的建筑材料必须实行安全标签制,并制订了有机化合物室内空气浓度指标限值。另外,芬兰、冰岛等国家于1989年实施了统一的北欧环境标志。1988年日本开展环境标志工作,至今已经有2500 多种环保产品,十分重视绿色建材的发展。目前,国际对于绿色建材的发展走向有以下3个主流观点:
1)删繁就简: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铺张浪费和豪华之风而言的。国外已经将省钱(saving money)当作可持续发展建筑的一项指标。创造一种自然、质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2)贴近自然:选用自然材料,提倡突出材料本身的自然特性,例如木结构建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开始流行起来的稻草板建筑材料有其生态优势,其主要原料稻、麦草是可再生资源;生产制造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等,这些都是发达国家的用材趋势。
3)强调环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有益于人体健康,例如加拿大的Ecologo标志计划和丹麦的认证标志计划等,就主要是从人体健康方面出发来考虑的。
B、有益于环境,对于生态环境材料,不仅要求其不污染环境,而且还要求其能够净化环境。如带有TiO2光催化剂的混凝土铺路砌块已开始走出试验室,铺设在交通繁忙的道路边的步行道,进行消除氮氧化物、净化空气的应用性试验。
C、减少环境负荷。一是降低能量损耗,减少环境污染;二是充分利用废弃物,以减少环境负荷。利用固体废弃物研制建筑材料是绿色建材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
2、绿色建材在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质量与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使绿色建材的研究、开发及使用愈来愈深入和广泛。建筑与装饰材料的“绿色化”是人类对建筑材料这一古老的领域的新要求,也是建筑材料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环境标志是于1993年10月公布的。1994年5月17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在北京宣告成立。1994年在6类18种产品中首先实行环境标志,水性涂料是建材第一批实行环境标志的产品。1998年5月,国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员会和863计划新材料专家组联合召开了“生态环境材料讨论会”,确定“生态环境材料”应是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优良的环境协调性,并能够改善环境的材料。我国“绿色建材”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要继续朝着节约资源、节省能源、健康、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开发越来越多的、物美价廉的绿色建材产品,提高人类居住环境的质量,保证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绿色建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材观。
要从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出发,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这个大前提下来考虑与建筑材料生产、使用、废弃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生态问题,即建材的循环再生、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及与地球的协调性问题。
2)要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提倡绿色建材。
社会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国民素质、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我们要利用各种媒介进行环境意识、绿色建材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全民树立强烈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自觉地参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建材的工作,以推动绿色建材的健康发展。
3)建立和完善建材业技术标准,加快实施环境标志认证制度。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规和标准,加强建材行业质量监督,培育和规范市场,促进建材企业的技术进步,引导绿色建材的健康发展。对于合理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料的低能耗、低消耗建材企业予以扶持;对于利用资源不合理、毁坏农田、高能源的生产企业,采取高额征税或限期整改等干预手段;对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予以淘汰。通过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可以促进建材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科技进步,提高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许多国家声明,对于未获得其所在国环境标志的进口商品或课以重税或拒之门外。因此,对建材企业而言,获得产品环境标志就等于拥有一张通往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我国只有加快环境标志认证制度的实施,才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4)加强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
要保证建材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研制开发及推广应用绿色建材产品。绿色建材开发的技术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采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功能的建材,如抗菌、灭菌、除臭的卫生陶瓷和玻璃,不散发有机挥发物的水性涂料、防辐射涂料、除臭涂料等;二是利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或回收物代替部分或全部天然资源,采用传统技术或新工艺制造绿色建材。
5)要做好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工作。
对引进技术应深入调查、严格把关,避免盲目、重复和低水平,要尽量采取购买技术专利或软件的做法,引进设计生产的关键技术。要及时组织好吸收、消化和创新工作,切实解决以往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不良倾向。
相关资料:中国绿色产业网
Ⅲ 如何认识新型建筑材料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新型建筑材料可以做到建筑垃圾等固废资源再利用,符合节能减排,绿色环专保的趋势;属
目前,建筑垃圾的处理是各地政府的头疼问题,如何不污染环境的同时高效的处置建筑垃圾是摆在各地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
环球金砖公司提供高效的建筑垃圾解决方案,以哈工大葛兆明教授为核心研发的第四代墙体砖和高性能透水砖两款产品就是符合绿色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两款绿色建材拥有国家专利;第四代墙体砖还拥有CECS国家标准。产品是用建筑垃圾、用煤矸石、用尾矿渣、用白色泡沫垃圾等为原料生产,解决了传统墙材易吸水易开裂的痛点,是替代传统红砖、水泥砖、加气砖的新型高品质建材。
Ⅳ 绿色建材的发展趋势
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s)是这样定义的: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的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度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它是对人体、周边环境无害的健康、环保、安全(消防)型建筑材料,是“绿色产品“大概念中的一个分支概念,国际上也称之为生态建材(Ecological Building matcrials)、健康建材(Healthy Building materials)和环保建树(RQ cyclic Building materials)。l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提出绿色材料的定义:绿色材料是括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也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
绿色建材就是绿色材料中的一大类。 从广义上讲,绿色建材不是单独的建材品种,而是对建材“健康、环保、安全”属性的评价,包括对生产原料、生产过程、施工过程、使用过程和废弃物处置五大环节的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绿色建材的基本功能除作为建筑材料的基本实用性外,就在于维护人体健康、保护环境。绿色建材的基本特征 与传统建材相比,绿色建材可归纳出以下5方面的基本特止: ①其生产所用原料尽可能少用天然资源,大量使用尾矿、废渣、垃圾、废液等废弃物。 ②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不污染环境的生产技术。 ③在产品配制或生产过程中,不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含铅、福、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 ④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话质量为宗旨,即产品不仅不损害人体健康,而且应有益于人体健康,产品具有多功能化,如抗菌、灭菌、防雾、除臭、隔热、阻燃、防火、调温、调温、消声、消磁、防射线、抗静电等。 ⑤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再生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①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经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②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塑料金属复合管”,是国外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的替代金属管材的高科技产品,其内外两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层为铝,塑料与金属铝之间为两层胶,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它有不会生锈,不使水质受污之优势,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乳胶漆装饰材料除施工十分简便外,各种美丽颜色给居家环境带来滨纷色彩。在环保方面绝无污染,涂刷后散发山阵阵清香。当墙面陈旧后。还可以复刷或用请洁剂进行清理,同时又起到抑制墙体内的霉菌散发。目前,这种绿色材料大有替代壁纸之势,对于石膏板装饰环保材料的开发近年来大有长足之势,通过技术攻关,研制成一种在沿海湿热带气候下,受潮不发生霉变,卫生问漏水板面不变形的石膏板装饰环保材料,从而在宾馆和家庭装饰中开创了新局面。 ③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一些企业已通过150l400l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④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适时强制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建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建住房[1999]295号)中明确规定,从2000年6月1日起,在新建住宅中,淘汰砂模铸造铸铁排水管道,推广应用硬聚乙烯(UPVC)塑科排水管和符合<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2772一l999)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禁止使用冷镀锌钢管,推广应用铝塑复合营、交联聚乙烯管等。同时。逐步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积极推广采用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及与之相配套纳新型墙体材料及推荐使用无害、无放射、无污染的环保产品。
Ⅳ 环保建材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环境污染比国外还要严重,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噪音、固体废弃物的面积很大,600多个城市几乎都存在着这些污染,其中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非常突出。我国的矿产资源并不丰富,已探明储量的45种主要矿产将有1/3不能满足需要,再过15年近一半的矿种将不够用。我国的能源也呈现短缺的态势,石油已开始大量进口,电力紧张状态虽有缓解,但并不丰富。
我国的水资源愈来愈紧张,发生水荒的地方越来越多,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发生缺水问题。另一方面,矿产、能源和水资源的浪费都非常惊人,到处可见。因此,环境的治理、资源的保护和能源的节约都是亟待解决的全局性、关键性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材工业通过研究、开发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些主要的建材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第一。1996年,我国水泥产量已达4.9亿吨,玻璃产量1.6亿重量箱,建筑陶瓷5.9亿平方米,粘土砖7000多亿块,石灰(建材)2.7亿吨。
全国建材产品年产量约达40亿吨。无论在产品品种、质量和配套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善人们的居住水平作出了贡献。但当我们在肯定成绩的时候还必须看到,我国建材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能源、资源的过渡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实现的。据测算,目前我国建材工业每年耗用原料50亿吨以上,消耗能源达2.3亿多吨标煤,约占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15.8%;排出废气1.096亿立方米;废水排放量355亿吨;水泥、石灰与传统墙体材料等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为6.6亿吨,占全国工业排放二氧化碳量的40%左右。据资料介绍,我国每生产一吨水泥熟料要排放一吨二氧化碳、0.74千克二氧化硫,130千克粉尘,每生产一吨石灰要排放1.18吨二氧化碳。使用了二千多年的传统墙体材料-小块实心粘土砖至今仍是我们建房的主导材料,每年毁田造砖15万亩以上。
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建材工业走的是一条高能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的道路,是一个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较大的行业。因此,提高对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发展绿色建材、生态建材、环保建材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建材工业、长期以来存在的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式生产方式,选择资源节约型、污染最低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发展方式,把建材工业的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是21世纪我国建材工业的战略目标,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国家环保总局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于1994年在六类十八种产品中首先实行环境标志。我国的环境标志是1993年10月公布的,其图形是青山、绿水、红日及十个蓝环组成。其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十环相连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寓意"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1994年5月17日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在国家环保局和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北京宣告成立。水性涂料作为建材第一批首先实行环境标志的产品,尔后,建筑粘合剂、磷石膏建筑产品、人造木质板材、建筑用塑料管材管件等产品陆续制定了相关的认证标准。不少企业在生产中开始注重绿色建材的开发,施工及用户在选择建材产品时,也对环保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绿色建材的生产与应用。一些研究单位开始致力于绿色建材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有关单位的帮助下,研究和开发成功的"无石棉粉煤灰硅酸钙建筑板"和"可挠性纤维石膏板"于1997年9月9日通过了部级鉴定;中国建材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利用稀土激活技术,研究成功保健抗菌材料和保健抗菌釉面砖,通过了技术鉴定,成果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广东佛山市园林陶瓷厂和河北保定真优美建材公司开始生产。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等研究单位研究成功的HEC高强耐水固结剂,被誉为目前我国高值化处理各种土体及工业废弃物最为理想的固结剂。研究成果于1997年6月15日通过了电力工业部组织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新型建筑材料。总的来讲,我国绿色建材的研究开发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千里之行刚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但只要全国上下团结协作,支持和参与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我们就能融入全球的绿色洪流,在国际绿色事业的开发中享有一席之地。绿色建材跨越建材、建工、化工、冶金、轻工、农林、煤炭等部门,为了加强其发展,做好协调工作,建议成立有关部门参加的国家绿色建材协调领导小组。进行综合协调指导,政策法规制定,质量检查监督,技术信息服务,培育和规范市场等工作,以引导绿色建材健康向前发展。国外发达国家为促进绿色建材的发展,都是从制定、实施建材产品环保"绿色"标志认证制度入手,借鉴国外的经验,建议国家建材局、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协同建设部、化工部、冶金部等有关部门,成立国家级绿色建材标志认证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环保"绿色"标志认证工作。对符合绿色标准的产品,由国家绿色建材标志认证委员会发给"绿色"标志证书,方可在市场上流通。为了规范流通市场,推动绿色建材健康有序的发展,在未取得证书,自封是绿色建材产品进入流通市场的做法,视为挠乱市场行为,并依法处理,及时纠正。科学研究与产品开发工作是推动绿色建材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增加投资,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发展。为此建议:
(1)国家建材局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绿色建材中长期研究和开发规划,列出一批重点项目,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攻关。
(2)对现有的建材研究院所进行适当调整,从组织机构、研究内容、资金投等方面进行倾斜,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建材集团和建材研究院所组建绿色建材研究开发中心,以强化研究开发的能力,更快地出成果。当前要重点抓好绿色建材实验室的建设,绿色建材产品测试方法、标准的制定等研究工作。
(3)当今的技术发展早已跨越国界,为使我国绿色建材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装备,增强自我创新能力。
(4)在抓好绿色建材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和积极开发21世纪生态建筑,以造福于我国人民。
Ⅵ 绿色环保建材有前景吗 商机还是很大的
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资源环境约束,制造业的任务就是转型升级,专建材工业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唯一属选择。据《中国绿色环保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认为,下一步,企业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要从数量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式发展,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
传统建材向绿色新型建材转型是建材工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利用自身特殊功能,由单纯的生产行业向环保产业发展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Ⅶ 为什么国家要大力推广生态建材
为贯彻落实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推动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建筑材料行业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有利于健康生态建材健康方向的发展。
Ⅷ 绿色建材的发展前景
建材工业是中国重要的材料工业。建材产品包括建筑材料及制品、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三大门类,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主要建材产品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位。同时,建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逐年下降,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建材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十一五”规划基建投资已棋至中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爆发增长和普通民用建筑投资的平稳增长,使建筑行业正处在景气上行阶段。同时,在建设节能社会和国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节能和技术创新主题将是行业的发展热点。
2013年“两会”提出,《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的编制刻不容缓!“两会”上多名委员就促进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发出了呼吁:加快推进绿色建材发展,加强标准认证体系建设,尽快编制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在积极推广目录产品的同时,淘汰技术落后产品。
政策支持
2013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编制工作也随之全面启动。在秦升益看来,《方案》将引导绿色建材产业发展,促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目录》将对引导建材行业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材先行者
深圳市嘉达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城市绿色建筑集成运营商和绿色建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了集生态设计、绿色建筑咨询、建筑节能新型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及工程施工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装点盛世,节能中国是公司的使命。
在1998年成立,公司先后通过自主创新,获得国家16项技术专利,以突破“油水合一”世界领先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主编了《合成树脂幕墙》等九项国家行业标准。作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经过多年成功实践,搭建了建筑领域新材料创新技术系统应用平台,垂直整合价值链体系,包括:生态设计、绿色建筑优化、战略行销、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工程施工与服务、运营管理一体化。
Ⅸ 什么是生态建筑材料
生态建筑材料的科学和权威的定义目前仍在研究确定阶段。生态建筑材料的概念来自于生态环境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的定义也仍在研究确定之中。其主要特征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第三是容易回收和循环利用。作为生态环境材料一个重要分支,按其含义生态建筑材料应指在材料的生产、使用、废弃和再生循环过程中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满足最少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或无环境污染,最佳使用性能,最高循环再利用率要求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显然这样的环境协调性是一个相对和发展的概念。
生态建材与其它新型建材在概念上的主要不同在于生态建材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概念,不能只看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对材料环境协调性的评价取决于所考察的区间或所设定的边界。目前,国内外画龙点睛在出现各种各样称之为生态建材的新型建筑材料,如利用废料或城市垃圾生产的“生态水泥”等。但如果没有系统工程的观点,设计生产的建筑材料有可能在一个方面反映出“绿色”而在其它方面则是“黑色”,评价时难免失之偏颇甚至误导。例如,高性性能的陶瓷材料可能废弃后难以分解,建筑高分子材料常常难于降解,复合建筑材料因组成复杂也给再生利用带来难度;黏土陶料混凝土砌块轻质、高强、热绝缘性和防火性能好,但其生产需要较高的能耗;塑钢门窗较钢窗和铝合金窗更坚固耐久和热绝缘性能更好,但它包含高的能源成本和废弃处理时将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负担;立窑水泥也可能仅因其一产耗能小而被认为比旋窑水泥的环境协调性好,甚至对因释放温室气体CO2而“黑名昭著”的水泥产业,也应看到其制成品水泥混凝土在使用过程自然发生的碳化过程对CO2的吸收。生产1吨水泥熟料,因燃煤和石灰石分解大约释放出1吨CO2,除了燃煤释放的CO2以外(约占40%),水泥烧成中碳酸钙分解释放的CO2量可以在缓慢的碳化过程中被水泥混凝土完全吸收。为全面评价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能,需要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对材料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消耗与资源影响大小的一种方法。目前虽然已有一些专著介绍并已进入ISO国际标准,对建筑材料而言,LCA还是一个正在研究和发展中的方法。
关于生态建材的发展方式和对环境协调性的改进,日本学者三本良一教授总结了四类创新的方法和它们各自对环境协调性贡献大小的评价,即,产品改进,重新设计,功能创新和系统创新。系统创新对环境协调性的改进最大,花费的时间最长,不难理解,系统创新的难度也最大,而产品的改进相对简单,对环境协调性的提高也相对小些。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某种材料而言,生态化或环境协调化的发展并不一定要遵循这四种排列顺序。
关于生态建材的发展策略,还有一些问题南非要回答。如环境协调性与使用性能之间并不总是能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笔者认为,生态建材的发展不能以过分牺牲使用性能为代价。但生态建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不一定都要高性能,而是指满足使用要求的优异性能或最佳使用性能。性能低的建筑材料势必影响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如采用LCA方法评价,在生产环节中为节能利废而牺牲性能并不一定能提高材料的环境协调性。
在生态建材发展的重点方面,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关注按环保和生态平衡理论设计制造的新型建筑材料,如无毒装饰材料,绿色涂料,采用生活和工业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有益健康和杀菌抗菌的建筑材料,低温或免烧水泥、土陶瓷等。笔者认为,从宏观来看,我国发展生态建材,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引入资源和环境意识,采用高新技术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建筑材料进行环境协调化改造,尽快改善建材工业对资源能源的浪费和严理污染环境的状况,其实,提高传统建筑材料的环境协调性能并不是排斥发展新型的生态建材,而是前面所述的发展生态建材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之一。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许多学者提出了生态建筑材料的发展战略。
(1)建立建筑材料生命周期(LCA)的理论和方法,为生态建材的发展战略和建材工业的环境协调性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
(2)以最低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环境污染代价生产传统建筑材料,如用新型干法工艺技术生产高质量水泥材料。
(3)发展大幅度减少建筑能耗的建材制品,如具有轻质、高强、防水、保温、隔热、隔音等优异功能的新型复合墙体和门窗材料。
(4)开发具有高性能长寿命的建筑材料,大幅度降低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和服务寿命,如高性能的水泥混凝土、保温隔热、装饰装修材料等。
(5)发展具有改善居室生态环境和保健功能的建筑材料,如抗菌、除臭、调温、调湿、屏蔽有害射线的多功能玻璃、陶瓷、涂料等。
(6)发展能替代生产能耗高、对环境污染大对人体有毒有害的建筑材料,如无石板纤维水泥制品,无毒无害的水泥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等。
(7)开发工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技术,利用工业废弃物生产优异性能的建筑材料,如利用矿渣、粉煤灰、硅灰、煤矸石、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生产的建筑材料。
(8)发展能治理工业污染、净化修复环境或能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的新型建筑材料,如用于开发海洋、地下、盐碱地、沙漠、沼泽地的特种水泥等建筑材料。
(9)扩大可用原料和燃料范围,减少对优质、稀少或正在枯竭的重要原材料的依赖。
Ⅹ 什么叫绿色建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怎样
我国大陆首部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绿色建筑设计原理》诞生
——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绿色建筑设计原理》基本情况问答
1、 为什么要出这本教材?
因为没有,社会急需;顺应潮流,大势所趋。
2、 这本教材有什么特点?
填补空白,系统全面;规范创新,科学理念;
逻辑清晰,语言精练;切合实际,指导实践;
专业水准,学术前沿;面向世界,国内领先。
3、 这本教材的读者对象是什么?
本书可供与建筑和房地产有关的各类院校专业、开发商、规划设计研究院所、管理部门、咨询服务培训机构、图书馆和相关人士使用、参考和珍藏。
4、 这本教材的基本情况怎样?
经过严格的审查,由我国大陆资深学者编著的大陆首部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绿色建筑设计原理》于2010年5月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绿色建筑标准的精神进行编著,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和应用指导的空白,全书系统全面,逻辑清晰,语言精练,切合实际,应用性强,代表了当今国内在该领域中的最新和最前沿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
由于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已无法满足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要求,该书首次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特点和基本方法,在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和应用指导方面做了开创性的有益探索,是一次质的飞跃,代表了建筑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
5、 这本教材的内容提要是什么?
本书揭示了绿色建筑设计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基本法则,阐明了其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从世界角度和我国的基本国策出发,围绕绿建标准,结合两型社会建设,以全面、全程、全方位、联系、变化和发展的新视角,将建筑物由孤立、静止和单纯的建筑体转为多元绿色化物性载体的整体来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特点和基本方法,填补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和应用指导的空白,代表了建筑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全书系统全面,逻辑清晰,语言精练,切合实际,应用性强。
6、 这本教材的目录是什么?
第1章 绿色建筑概论;第2章 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概述;第3章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第4章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第5章 绿色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6章 绿色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7章 绿色建筑绿色化设计要素;第8章 绿色建筑设计有关规范;第9章 绿色建筑设施设备设计选型;第10章 绿色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第11章 绿色建筑与房地产开发经营。附录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指南。参考文献。
7、 这本教材的出版情况怎样?
本教材由我国建设领域最负盛名的专业科技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面向全球发行。
丛 书 名: 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书 名: 绿色建筑设计原理
著 译 者: 宗敏
版 次: 第一版
出版时间: 2010-5
开 本: 16开本
页 数: 262
装 帧: 平装
出版单位: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标准书号: ISBN9787-112-11848-9
征 订 号: 19085
定 价: 32.00
特 价: 32.00
折 扣: X 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