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居建材 » 古建筑家居
扩展阅读
迈诺诗净水器滤芯怎么换 2021-03-16 21:54:39
家装强化地板 2021-03-16 21:51:45

古建筑家居

发布时间: 2021-03-05 03:04:39

⑴ 广州有什么著名的古建筑

1、西汉南越王墓

西汉南越王墓位于广州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是西汉初年南越王国第二代王赵眜的陵墓。赵眜是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公元前137年至122年在位。该墓于1983年6月被发现,挖掘完毕即在原地建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发掘时,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南越文王墓的出土,被誉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西汉南越王墓已开辟为博物馆。

2、花塔

花塔在广东省广州市六榕寺内。塔建于粱大同三年(公元537年),后毁于火灾。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重建。之后又多次修缮。

1980年全面修葺时,于塔壁间发现印有北宋年号的砖铭。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九层,内部连同暗层共十七层,高57.6米,楼阁式。塔身为井筒式结构,第一层直径12 米,并有副阶。

塔内楼梯作穿塔壁绕平座式,各层塔身外层都有回廊围绕,各层层檐以绿色琉璃瓦覆灭顶,檐顶微翘,形如飞鸟展翅,在阳光下彩釉生辉,朱栏碧瓦,丹柱粉壁。整座塔身锋如九朵雕花迭成,灿烂鲜艳。

塔顶为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铸造的9.14米高千佛铜柱,柱身密布1023尊浮雕小佛,还有九霄宝盘、九层九霄宝轮、一层双龙宝盘及八根铁链等整串构件共重5 吨。此塔壮观华丽,锋如冲霄花柱,挺拔俊秀。

花塔矗立于广州市中心,为广州市增色不少,可鸟瞰全市风光。六榕寺内的巨型铜佛像、铜观音像,都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古文物。

3、光孝寺

光孝寺,广东著名古建筑群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光孝路北端近净慧路处。据《光孝寺志》记载,初为公元前二世纪南越王赵建德之故宅。三国时代,吴国虞翻谪居于此,辟为苑囿,世称虞苑。虞翻死后,家人舍宅作寺。

寺名曾几次更改,初名制止寺,东晋隆安五年(401年)称五园寺,唐代称乾明法性寺,五代南汉时称乾亨寺,北宋时称万寿禅寺,南宋时称报恩广孝寺,不久后改广字为光字,才改名光孝寺。

光孝寺建筑结构严谨,殿宇雄伟壮观,特别是文物史迹众多。 如始建于东晋的大雄宝殿,南朝时达摩开凿的洗钵泉,唐朝的瘗发塔、石经幢,南汉的千佛铁塔,宋、明时期的六祖殿、卧佛殿,以及碑刻、佛像、诃子树、菩提树等,都是珍贵的佛教遗迹遗物。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寺由宗教部门管理。

4、镇海楼

镇海楼,又名望海楼,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越秀公园)小蟠龙冈上,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楼高25米,呈长方形,阔31米,深16米。

下面两层围墙用红砂岩条石砌造,三层以上为砖墙,外墙逐层收减,有复檐5层,绿琉璃瓦覆盖,饰有石湾彩釉鳌鱼花脊,朱红墙绿瓦砌成,巍峨壮观,被誉为“岭南第一胜览”。镇海楼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龙冈上。

该楼又名“望海楼”,因当时珠海河道甚宽,故将“望江”变为“望海”。又因楼高5层,故又俗称“五层楼”。楼前碑廊有历代碑刻,右侧陈列有12门古炮。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永嘉侯朱亮祖扩建广州城时,把北城墙扩展到越秀山上,同时在山上修筑了一座五层楼以壮观瞻。

镇海楼历史上曾五毁五建,现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是1928年重修时由木构架改建成。1929年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改名广州博物馆,分朝代陈列广州城2000多年发展的文物史料。2013年3月,镇海楼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陈氏书院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

陈氏书院是广东规模最大、装饰华丽、保存完好的传统岭南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它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装饰艺术,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陈家祠的建筑雕塑饰件多达284件,包括石雕58件、木雕57件、灰塑57件、陶塑58件、砖雕41件、铜铁铸和壁画13件。陈家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也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所在地,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内除长期设有《广东传统雕刻艺术》、《广东象牙雕刻艺术》、《广东刺绣》、《百年陈氏书院》、《旧广州家居》等展览外。

还不定期展出各种广东民间工艺品,如石湾艺术陶、广州织金彩瓷、潮州金漆木雕、广绣、套色蚀花玻璃等。

21世纪以来,陈氏书院以“古祠流芳”之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被誉为“广州文化名片”,成为岭南地区最具文化艺术特色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点。

6、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创建于南宋时期,当时在朱熹理学的影响下,这里成为江西地区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元明两朝书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元朝,因元统治者将理学作为治国安民之道,对书院采取了提倡、扶植和加强控制的政策,此阶段,豫章书院和全国其他书院一样得到一定的发展。

明朝初年,明统治者对书院采取的是不支持不禁止的政策,书院处于停滞状态。明万历年间,因为政府的禁书院政策而一度被迫停办。后来江西巡抚凌云翼、潘季训修葺后改祀宋元明诸儒,称“豫章二十四先生祠”。

⑵ 中国古建筑八大经典元素,你知道多少呢

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充分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四角飞檐翘起,或扑朔欲飞,或者立欲飘,让凝固显得欲动。这样的美,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

马头墙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

围合,不仅仅指的是物理的保护,而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围合形成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而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宿感。 围合也必然形成大间距,既保证了居民私密空间的距离,同时又扫除了因安全而附加的封闭感觉,促成空气流通,营造了良好的局部气候条件。围合力弱的空间,人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几乎感觉不到凝聚力和存在感。

在使用上,院落空间几乎包容了家居的全部生活内容。院落式民居吸引人的是隐藏在建筑形式后面的人文精神。

围合,不仅仅指的是物理的保护,而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围合形成独立完整的局部空间而感受到安全感与归宿感。

⑶ 有没有,中国木质家具或者古建筑常用的结构的书(卯榫结构)

本文从结构仿生学这一全新的角度观察中国古建木构这种特殊的框架结构的结构特性,从卯榫节点连接这一着眼点分析了中国古建筑的抗震机理.认为在概念设计、构造、耗能减震等方面,其与现代工程抗震原理是相通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从现代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看,这种减震理论属于"延性抗震结构体系"的抗震思想,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中国古建木构的发展史及结构特点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从整个结构体系的角度,整理总结木构体系的抗震理论,包括木构梁架、柱架的水平地震反应分析,构架竖向构件的力学性能分析,并建立简要的力学模型进行说明.针对古建木构所特有的结构构件及其构架的抗震现象,亦做了相应分析介绍,如木构架卯榫连接的抗震机理、斗拱的作用,以及木构柱架的高位不倒翁现象、柱脚滑移与限位机制等.此部分的工作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将古建木构体系的抗震理论系统化,给读者以更完整直观的表述.第三部分则是针对古建木构卯榫节点连接的具体研究,此部分的工作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亦是整个课题前期工作的核心部分,在文中做了最为详细的解说.文中从相对微观的全新角度,着眼于卯榫节点摩擦减震的细节,对此节点进行建模分析.应用有限元方法,将新型的变刚度单元加入空间杆单元中建立卯榫节点的力学模型,并进行编程计算.从而得出了变刚度单元系数与杆端内力的关系曲线,根据此系数的取值范围,分析出卯榫节点摩擦减震的工作过程和详细机理,为整个课题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由前面几部分工作所得理论成果引发的三个问题的讨论、以及本课题的前景展望.古建保护、结构仿生、摩擦减震,这三个问题是目前建筑学和结构学界普遍关心的前沿课题.本文通过古建木构抗震理论的分析结果,针对古建保护与维修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从建筑学的角度对结构仿生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想法;应用ANSYS软件对卯榫节点的摩擦工作状态进行模拟分析,并对摩擦减震在现代建筑结构中的应用提出设想.

⑷ 想学习了解下榫卯结构,建筑和家具的两种,谁可以推荐下有什么图书可以买,要带图文的。要专业点的,谢谢.

杨耀的 ;明式家具研究

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的结构域造型规律

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木作。

⑸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和传统木家具制作主要采用什么连接方式

是榫卯结构,即木质构件间的连接不需要其他材料制成的辅助连接构件,主要是依靠两个木质构件之间的插接。

⑹ 古代建筑为什么左右风格不一致

是一种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融合了庄重与优雅双重气质。中式风格更多的利用了后现代手法,把传统的结构形式通过重新设计组合以另一种民族特色的标志出现。
例如,厅里摆一套明清式的红木家具,墙上挂一幅中国山水画等。
中式风格是一种以宫廷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室内装饰设计艺术风格,气势恢弘、壮丽华贵、高空间、大进深、金碧辉煌、雕梁画柱造型讲究对称,色彩讲究对比,装饰材料以木材为主,图案多龙、凤、龟、狮等,精雕细琢、瑰丽奇巧。但中式风格的装修造价较高,且缺乏现代气息,只能在家居中点缀使用。
现代中式风格更多地利用了后现代手法,墙上挂一幅中国山水画等传统的书房里自然少不了书柜、书案以及文房四宝。 中式风格的客厅具有内蕴的风格,为了舒服,中式的环境中也常常用到沙发,但颜色仍然体现着中式的古朴,中式风格这种表现使整个空间,传统中透着现代,现代中揉着古典。这样就以一种东方人的"留白"美学观念控制的节奏,显出大家风范,其墙壁上的字画无论数量还是内容都不在多,而在于它所营造的意境。可以说无论西风如何劲吹,舒缓的意境始终是东方人特有的情怀,因此书法常常是成就这种诗意的最好手段。这样躺在舒服的沙发上,任千年的故事顺指间流淌。
中式风格的代表是中国明清古典传统家具及中式园林建筑、色彩的设计造型。特点是对称、简约、朴素、格调雅致、文化内涵丰富,中式风格家居体现主人的较高审美情趣与社会地位。

⑺ 清代出现的四大流派家具是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四大流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一、广式家具
广式家具分为明式和清式。明代广式家具主要盛产于广西,清代广式家具主要盛产于广东。广西的铁力木家具普遍都比较早,明代的占多数。做工都很朴实、大气。广西是铁力木的故乡,在硬木中铁力木是长得比较高大的,因而其家具用料一般都比较大。用料硕大是广西和广东家具的一个共同特点。不管家具腿部弯曲度有多大,都是用一块整料锼挖出来的,不用去拼接。所以广式家具显得特别的敦实。广西家具很少雕刻花纹,即使刻有花纹也和当地特产有关系,比如大象图案等等。广东接受西洋文化比较早、比较多,所以广东家具纹饰善用西洋花纹。西洋花纹一般分为路易十四式和路易十五式。一般只要是用料粗大、雕刻有西洋花纹的基本上都是广东家具。广东家具的雕刻一般模仿西洋建筑的形制,所以雕刻得比较深,磨得比较光,生动传神。

二、苏式家具
苏式家具是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所生产的家具。苏式家具形成较早,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即以苏式家具为主。它以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用料讲究、结构合理、比例尺寸合度等特点,以及朴素、大方的格调博得世人赞赏。进入清代以后,随着社会风气的变化,苏式家具的风格也开始向华而不实的方面转变。
苏式家具的一个特点是节省木材,这是他们的传统,从明到清一直如此。做一件广式家具的料,拿到苏州去则可做3件。为了节省木料,清代苏式家具的暗处构件还常以杂木代替,这种情况,多表现在器物里面的穿带上。从明清两代的苏式家具看,十有八九都有这种现象。苏式家具里侧都作油漆处理,目的在于避免受潮变形,同时也有遮丑的作用。
苏式家具的另一特点是用传统图案装饰,比较守旧。其图案以松、竹、梅、山石、花鸟、风景以及各种神话传说为主;其次是海水江崖、海水云龙、龙戏珠、龙凤呈祥等;折枝花卉亦很普遍,大多借其谐音寓意一句吉祥语。局部装饰花纹多以缠枝莲和缠枝牡丹为主。

三、京式家具
京式家具介于广式和苏式之间。广式家具用料太大,苏式家具用料太小。京式家具因为源于皇宫,所以皇帝要求用料不能小气,不能抠抠搜搜的,但是也不能浪费,要节俭。所以京式家具用料比广式的小,但比苏式的大。由于京式家具具有某种特殊的涵义以及受到各种古物纹饰的影响,所以装饰图案也富有个性,比如龙纹、凤纹、战国纹饰、玉器纹饰、青铜器纹饰等等。清宫家具造办处的工匠来自全国各地,但多数来自江南一带,而广东的木匠技艺更胜一筹,所以就单独有广式家具制作小队。清宫的家具在制作之前都有画稿,也就是画大样。一般样稿由苏州木匠画,苏州木匠画的样稿秀气、漂亮,画完了由广东木匠去做。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句俗语:“苏州样,广东匠。”所以制作出来的京式家具就是介于广式和苏式之间。皇宫造办处制作的家具在清代中期是京式家具的代表,到了清代后期至民国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京式家具以北京龙胜城家具为代表。在明式家具向清式家具的转变过程中,转折点在雍正一朝。雍正登基后坊间一直流传关于他篡位的蜚语,雍正帝为了转移矛盾和扭转不利因素,就搬出了祥瑞。比如传说在沈阳努尔哈赤的墓冢上长出了灵芝草,雍正帝正好拿此事大做文章,向天下人宣告是自己祖宗的阴德显灵,以示自己当皇帝的正统。因此京式家具的祥瑞装饰图案至雍正朝也发展到极致,明式家具也自此正式宣告向清式家具转变。

四、晋式家具
晋式家具以山西平遥为代表。大漆螺钿是晋做家具的典型特点。在山西和陕西北部,家具制作成毛坯之后,直接在毛坯上涂生漆,再糊上麻布,然后再用木板压麻布,让生漆从麻布眼里渗透出来,使得麻布完全埋在生漆里,自然风干之后,表面非常坚硬,再在上面涂上漆灰泥。一般都是把砖头砸碎,研成细微的粉末状,和清漆调和,然后涂在家具的表面,大约1毫米厚。要涂两遍,第一遍是中灰,第二遍是细灰,如果是女孩子用的首饰盒或者装珍贵东西的盒子,那就要用鹿角灰或牛骨灰。把鹿角或牛骨烧成灰,再调和清漆,那是很黏很细的。涂在盒子表面后给人的感觉就和现在的塑料一样,又硬、又细,还没有纹理。当然,涂一般家具还是用砖灰,要上三遍大漆,横一遍,竖一遍,再横一遍。如果要镶嵌螺钿,在生漆未干的时候,趁着那个黏劲,将磨好的螺钿或者玉等其他镶嵌物粘在漆上。
晋式家具和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山西地面保存的古建筑多,寺庙也很多。晋式家具的腿部多采用香炉腿样式。晋式家具雕刻纹饰善用卷草,这种卷草实际上是山西当地一种名叫金银花的植物。

⑻ 北京四合院建筑的装饰和屋内家具陈设有什么讲究

中国古建筑中将门、窗户、牖、花罩、隔断等统称为装修,其中,用于室外的为室外装修,或称外檐装修,用于室内的称为室内装修,或称内檐装修。北京四合院的室外装修有街门、居室隔扇门、帘架风门、支摘窗以及廊内的坐凳楣子、倒挂楣子等。室内装修有碧纱厨、花罩、几腿罩、炕罩、栏杆罩、圆光罩、多宝格、八角罩、板壁、天花等等。

室内装修主要起分隔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四合院房间一般都是三开间,三间房需要用隔断将它们分隔开,但三间不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需要互相沟通,相互联系。当房间的使用功能变化时,还需要将隔断取消或装上,就是说,室内的分隔根据主要的需要而变化的,这就要求室内隔断不能是砖墙,必须是木隔断;不能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可拆可装的。于是,就产生了我们所见到的如下几种木装修形式。

碧纱厨:室内装修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若干扇隔扇组成的隔断,设在进深方向前后柱间,起分间的作用。隔扇由上下两段组成,下段由木板(称为裙板和绦环板)和边框组成,板面有素平的,也有做雕刻的,上段是由棂条花格组成的精美图案。棂条是两面做法,中间夹一层半透明的绢纱。纱为乳白、淡青、碧绿等不同的颜色,其上还可请丹青妙手题诗绘画,咏梅颂竹,翰墨飘香,变身为一件雅致的艺术品。碧纱厨中间两扇可以开启,在开启的隔断外面还附着一樘帘架,可在上面挂帘子。这样碧纱厨既可以做分间的隔断,又可以使两间相连的房子相互沟通,还可以作为艺术品供人赏心悦目,实属上乘之作。

花罩:如果三间房安装两樘碧纱厨,便可形成一明两暗。有时需要两间或三间沟通,作为客厅或起居室时,就可以采用另一种装修--花罩。在北京四合院内装修中花罩的应用很讲究,它也是多种多样的;

几腿罩:两侧各有一条腿(边框);

栏杆罩:两侧各有两条腿,并在其间安装栏杆;

落地罩:两侧各安装一扇隔扇,中间留空;

落地花罩:上面的花雕沿边框落至地面;

圆光罩:通间布满棂条花格,仅在中间留圆形洞口供人通行;

八角罩:留八角形沿口;

炕面罩或床罩:专门安装在床或炕前面。

罩的功能与碧纱厨有所差异,它虽然也可以使空间既分隔又沟通,但是以沟通为主,分隔为辅;碧纱厨则是以分隔为主,沟通为辅。花罩上面常做非常精细的木雕刻,多以岁寒三友、玉棠富贵、子孙万代一类既吉祥喜庆,又易于构图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为题材。

多宝格:室内另一种内装修,叫做多宝格,又叫博古架,这是用不规则形状组成的木格子,上面专用来摆放古董玩器、工艺珍品。格子的形状、大小一般按所摆设的器皿形状、大小而定。博古架也分上下两段,上段为多宝格,下段为柜橱,橱里可以存放暂时不用的器皿。也当作书格,可在下面摆放书藉。博古架多见于书香门弟或殷实之家,它既可以做为装修,又是重要的家具陈设。

板壁:是四合院比常见的内装修。板壁,即板墙,是用木板做的隔墙,普通的板壁,两面糊纸,只做隔断用,讲究的板壁,表面涂刷油漆或烫蜡,镌刻名家书法字画,紫檀色底子上透出扫绿锓阳字,可谓别具一格。

室内装修讲究的是做工和调料。好一些的内装修,多是用楸木来做,再讲究一些的则用楠木、樟木,最讲究的要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还有些人家,用优质红松作心,花梨或红木作皮,贴在表层,表面看来是红木、花梨,但内里是不易走形的松木。虽非真材实料,但其工艺的精细和要求的尺度是并不轻易见到的。

至于室内的家具陈设,那名堂就更多了,老北京人是很讲究的,可谓各有千秋。如果家中有整套硬木家具,那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即使有几件像样的家具也是很难得的,而如今,这些陈设已被现代更新潮的家居所替代,就是保留下来的也是微乎其微。

⑼ 法式古典家具里最具代表的风格是

哥特式风格,14世纪。以精雕细琢与华丽的镂花构成的新式家具,盛行于法国,以尖顶、拱卷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富丽而精致,对其影响很深的古建筑代表有:英国的西敏寺、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对“哥特式”建筑的形容,人们用了这样一句话:“它如火焰般蹿向天际,刚直、挺拔”。而这一时期的家具制作,是以模仿建筑外形为主的,现存于世的这一风格家具以西班牙最多和最原汁原味。

漫谈欧式古典家具的设计风格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古典”。“古”有两个解释:一、代表着已知和未知的遥远,代表着历史;二、代表着一种深度,表示事物有丰富的内涵。“典”也有两种解释:一、典雅、优美;二、经典。那么,“欧式古典家具”就可理解为:在欧洲家具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被历史无数次证实的、有保存价值的可以作为典范的作品。

在欧洲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家具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漫长、精彩。有一点要知道的是,欧式家具在发展历史上,都或多或少地吸收了东方的文化元素。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欧洲“十字军”东征带回的不仅仅是战利品,更重要的是带回了东方的文明与艺术元素。

一讲到欧式家具,人们一般就会想到“金碧辉煌”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内涵是很深的,它不仅是指家具产品外观的华贵、用料的考究,还有内在工艺的细致、制作水准的高超和严谨,更重要的是它包含了厚重的历史,以及历史中经久不衰的传奇。当然,古代也有直接用纯黄金来打造的家具,如1922年在埃及的“帝王之谷”发现的距今3000多年前十八王朝的法老图坦卡蒙陵墓中雕着两个母狮头的象征着王权的黄金座椅。月星集团上海家居广场四楼在两年前也曾卖过一套仿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使用过的用纯金包裹的一套卧房家具,售价高达280万元。用金碧辉煌来形容这些家具真是一点不为过。

欧式风格的家具一般都有历史渊源。首先,这个产品是给谁用的?其次,这个产品的使用者有什么嗜好?有什么价值倾向、信仰?这个时代推崇和欣赏什么?等等,这都是产品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清楚的问题。很简单,早期的欧式家具是贵族有产阶级们的专有奢侈品,他们与生俱来地享有奢华、特权。既然欧式家具早期的使用者、后期的追崇者、拥有者都是一班有权有势的人物,因此,欧式家具肯定会金碧辉煌,这就像盛开的玫瑰园中弥漫着花香一样自然。

欧式家具的设计风格直接受欧洲建筑、文学、绘画甚至音乐艺术的影响。对欧式家具设计影响最深的首推欧式建筑,这可以分为五种风格来简述:

一、罗马风格,11-13世纪。这是一个以柱式结构为主的时代,讲究从教堂圆形弓顶得来的启示,雕刻、镶嵌等艺术手法处于次要地位,用料粗大,线条简单。罗马柱式结构可以归纳为五种基本柱式。五种柱式中又以克林斯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组合式柱式三种在家具及家具展厅装饰中的运用最为普遍。月星集团生产的帝国艺匠中的W2012翰廷顿系列就是这一风格的作品。

二、哥特式风格,14世纪。以精雕细琢与华丽的镂花构成的新式家具,盛行于法国,以尖顶、拱卷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富丽而精致,对其影响很深的古建筑代表有:英国的西敏寺、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对“哥特式”建筑的形容,人们用了这样一句话:“它如火焰般蹿向天际,刚直、挺拔”。而这一时期的家具制作,是以模仿建筑外形为主的,现存于世的这一风格家具以西班牙最多和最原汁原味。月星集团生产的帝国艺匠家具中也有两个系列,它们的产品型号是W2007公爵系列、W2001世外桃源系列。

三、文艺复兴时期,15-16世纪。这一时期的家具清一色地成了仿古艺术的产品,而且绝对是温室里的花朵。但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对家具的影响巨大,家具制造工匠们开始讲究木材饰面材料的花纹和颜色,开始用天然有色木材来拼接精美的画面。人们这样评价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作品:平衡、含蓄、节制,且富于理性和逻辑性。重要的是,这一时期的家具没有形成自己传世的风格,这样就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被淹没。

四、巴洛克风格,17-18世纪。巴洛克一词是葡萄牙文,意为畸形的珍珠,含不整齐、扭曲、怪诞之意,风格初创于意大利。这一时期的家具产品宏伟、生动、热情、奔放,在技法上则大量地采用雕刻、贴金铂、描金等手法。若与前一个时期(文艺复兴)相比,它有多么安详和含蓄,巴洛克风格就有多么富有戏剧性和多么争奇斗艳。这两种艺术风格截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的家具表达的是理性,而巴洛克风格的家具讲究的是动感、是运动、变换和旋律。更重要的一点是家具的设计从哥特式简单机械地模仿建筑造型到以“人性”为本,为了生活功能的需要而人性化的去设计,在这一点上巴洛克风格的家具与哥特式家具相比,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月星帝国艺匠家具中的W2010温莎系列就非常生动地表达了巴洛克风格的意蕴。

五、洛可可风格,18世纪。讲到洛可可风格就不能不讲到一个人,他就是英国的家具设计大师奇朋代尔(1718-1779年)。他是将中国的塔、苏州园林技术等东方元素与西方家具制作技艺相融合的第一人。他同时是英国家具界最有成就的家具设计师,也是第一个以设计师的名字命名家具风格的家具师。奇朋代尔在家具史上就是洛可可家具的同义词,他是洛可可风格的缔造者。洛可可风格是法文“岩石”、“贝壳”的复合词,词义为洛可可,意思是以复杂的波浪曲线模仿贝壳和岩石的外形,并配以纤巧的雕饰,以追求运动中的纤巧和华丽,给人以流畅的动感。严格地讲,洛可可风格是18世纪初在法国宫廷中形成的一种室内装饰手法,洛可可风格的家具于18世纪30年代逐渐代替了巴洛克风格。月星帝国艺匠家具中W2005阿玛尼系列就是这一时期作品的代表做,它们把“动”巧妙地进行了修饰,使奔放的线条中消失了野性,增加了纤巧。
19到20世纪以后,家具形式开始呈现出多样性,新古典、现代写意等等百花齐放,人们根据生活和个人喜好随意地去创造,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某一风格。但古典家具在家具的舞台上,已经稳稳地占有了它不可取代的位置,它的喜好者、追随者就象我一样,津津乐道、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