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果我打算全国并购很多家小的家电销售商店,一般需要多钱,并购一家家电销售的店铺一般花多钱
这个不好说价 不是所有铺面额都是一个样 你应该这样算 并购一家多少钱 超过这个数就不并购 然后你打算在每个市或者县需要多少家 像这种做大生意的人 身边不是有一串小秘和经理来解答吗 你怎么还问这来了
Ⅱ 并购是中国家电走向世界的最好方式吗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并购海外的企业,直觉是美好的,但切莫因此产生了错觉,那就是简单地“买买买”。而至少再买别人之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老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首先努力全方位的提升自己才是根本。(作者:资云网)
Ⅲ 家电连锁企业并购电冰箱制造企业是属于什么并购
是横向的向上一体化的并购,属于家电方面的关联并购。
Ⅳ 面对家电并购潮,民众投顾有什么好的投资建议
面对家电并购潮民众投顾有什么好的投资建议?
Ⅳ 家电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是怎么样的
现在不好说,国家支持的并购就好点,没有国家力挺的就不好说了
Ⅵ 国美电器的国美吞并大中
国美电器此次收购大中其实是8年前一场交易的延续。在2005年到2007年,当时的家电连锁业进入兼并重组期,巨头之间硝烟弥漫,继国美收购永乐电器之后,大中电器也传出要“卖身”,引发了苏宁、国美的争夺,并在2007年12月的短短数天内上演了一幕跌宕起伏的反转剧,最终苏宁退出,国美闪电入主大中。
交易历时8年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国美当时并非直接收购大中,而是一个曲折的分步走方案。国美电器由其附属公司天津国美商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天津咨询)出面,通过银行向一家投资控股公司北京战圣提供36亿元贷款,北京战圣用贷款收购大中电器的全部注册资本。
国美昨日在公告披露,经过多次延期,该项贷款将在2015年12月4日到期,而本次交易实际支付的金额将会部分与上述36亿元贷款相抵消。
与此同时,凭借贷款以及相关协议,国美天津咨询获得了北京战圣授予的随时收购大中全部或部分股权的“独家购买权”,并通过委托经营协议对大中旗下零售门店进行管理及经营、收取管理费,以确保取得大中的全部经济利益。
对于为何采取这样的方式,国美当时对外解释说,对方希望尽快完成收购,但股权收购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短时间内难以完成,采取第三方的方式可以尽快接手大中。此外,通过托管将大中电器整合和经营好,再在适当时装进上市公司中。
家电业资深人士刘步尘分析认为,国美集团的家电零售业务实际上分为三块,即上市公司部分、非上市门店、大中电器,国美此次正式收购大中是要将后者放到上市公司中,和目前国美的上市资产相比,大中电器更为优良,此举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和股价表现。
外资减持黄光裕增持
事实上,自去年年底以来国美电器及国美控股频频进行资本层面的运作,包括试图入股徽商银行未果、入股港股传媒公司中国星文化(08172.HK)、增持中关村(000931)布局医药产业,此外近日有报道称国美已将此前出售的地产项目收回自己手中。有分析认为,这些资本运作是国美系在为黄光裕归来做先期布局。
同时,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外资股东纷纷借机减持,黄光裕夫妇则加以增持,进一步强化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国美电器控股(00493.HK)的股权变动记录显示,贝恩资本今年1月已清空了所持全部股份,贝莱德集团的持股从7.79%下降到4.74%,黄光裕、杜鹃夫妇则在5月26日增持了4.5亿股,持股比例从32.43%上升到35.08%。
据了解,大中电器在北京发展30多年,门店超过60家,财报显示,截至2015年3月31日,大中的资产净值为41.3亿元,2014年、2013年的税后净利分别为1.56亿元、2.02亿元。
Ⅶ 国美收购大中事件 帮忙介绍一下
短短三天时间,国美就取代苏宁拿下大中。
12月12日晚,苏宁发布公告宣布退出大中并购;12月13日国美发布公告参与并购大中;12月14日晚10时58分,国美发布公告宣布借助第三方曲线收购大中,并在当天就划拨出36亿元人民币。
本报12月13日《争夺大中,胜负已分》一文,已经独家披露:抢购大中,国美开出的价码,比苏宁的30亿元要高出20%(即6亿元),而且并购将在本月完成。
没有悬念,国美最终增加了6亿元,成为年销售额八十多亿元的大中电器新主人,享有大中独家经营权、独家管理权和独家购买权。
12月16日下午,国美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面托管大中,双方的整合最晚在25日前完成。
第二天,大中所有门店闭店一天,国美入场开始进行库存盘点。一些家电厂商很是抱怨:“两周之前苏宁的人刚刚全部盘点完,现在又给国美的人盘点一遍。”
12月18日,部分已经盘点完毕的大中门店重新开业,不过销售终端的POS机已经全部换上国美标识。
南方周末记者从权威消息人士处获知,苏宁在国美12月13日发出并购公告后立刻后悔,并致电张大中探讨重回谈判的可能性。奈何木已成舟,国美甚至顾不上盘点资产就与大中签署了正式协议。
在发布会现场,国美集团常务副总裁王俊洲承认“此时心情是既兴奋又内疚”。他兴奋的是,三方混战终于有了结果;他内疚的是国美北京市场确实没有做好,只能借助并购方式来完成市场突围。
借道大中,国美正式拿下北京市场超过70%的市场份额——“这是一次战略性的成功”,王俊洲承认,国美终于在除南京以外的全国所有一线城市超越苏宁。
苏宁大意失荆州
“哪怕苏宁的出价比国美低2亿元,大中都会弃国美而选苏宁。”12月17日,苏宁总裁孙为民承认大中开出的并购条件对苏宁更为有利。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过去一年多时间的谈判里,大中有三个谈判对象,分别是国美、苏宁和一家投资机构。在与苏宁的实质谈判中,大中和苏宁甚至提前约定:除非国美出价高于苏宁5亿-8亿元的情况下,大中会优选国美;两者出价相差2亿元,都会弃国美而取苏宁。
这个优选苏宁的契约,却人为地制造了一场“囚徒”式的赌局:国美必须要高于苏宁出价5亿元以上才能入围,苏宁比国美出价低2亿元就能获胜。
今年4月苏宁和大中的谈判开始深入,国美却表现出冷漠。大中开出的契约也让国美颇为不舒服,黄光裕公开表示:“国美对大中的态度是,能并购最好,如果不能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在苏宁与大中长达9个月的谈判过程中,苏宁和大中彼此撩拨又彼此讨价还价。孙为民不止一次对外界表态:“大中的并购价值在20亿元左右,30亿的要价太高了。”
今年7月31日,大中电器成立了旗下子公司“新大中”——将原有的债权债务剥离到母公司,大中所有销售门店和经营性资产全部装入新公司——为并购完成组织建构的建设。
但这并不影响双方之间的博弈。就在“十一”之前苏宁在北京开设新店,新店店址和大中原有门店构成直接竞争——人们都以为苏宁将放弃对大中的并购。
但是“十一黄金周”的销售结果显示,苏宁的对手根本不是国美,大中一家就握有北京市场超过五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王俊洲承认:北京大中的经营管理团队,远远超过国美苏宁在北京的人员素质。为了支持全国开店的业务拓展,留守北京的人员素质确实大不如前。
苏宁加快了对大中的整合,今年11月底苏宁的财务人员开始进入大中的门店——除了没有签订正式并购协议,苏宁事实上也完成对大中门店盈利能力的核算和大中各职能部门的清账。
和国美参与的十多起行业并购不同,苏宁没有通过资本手段并购过一个地方连锁企业。在深入了解了大中资产后,苏宁开始患得患失,想向下压价。
这给了国美机会,苏宁却并未当真。有消息人士称,苏宁方面认为这是大中方面在讨价还价的伎俩。短短几天的谈判,苏宁对国美的强势介入却误以为是“搅浑水”——大中根本不值30亿元,怎可能再加价。
12月12日下午,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亮相香港JW万豪酒店,以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身份携数名中外家电老总论道“中国制造”的未来。此时的北京,苏宁谈判代表面对国美36亿元的报价却如梗在喉而宣布撤离大中门店。
就在当天晚上,国美和大中签署正式协议,苏宁谈判代表赶回南京,苏宁同时公告宣布退出大中并购。在这场对苏宁更为有利的博弈中,苏宁过多地衡量了大中的资产价值却“轻视”了大中对国美带来的品牌杀伤力。
这是一场漂亮的商战,当苏宁底牌明现国美当即出手“加价”——苏宁要么奉陪,要么退出。
最终的结果是国美一击而中,苏宁没有加价,大中成功卖身。
大中价值几何?
今年的苏宁电器,确实雄心万丈。
尤其是今年4月9日,苏宁电器就收购大中电器事项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委托第三方财务顾问与大中电器就行业发展、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了沟通与交流。此后苏宁将以30亿元收购大中电器的传闻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在最近的一个月来,苏宁电器的股价更从56.8元上涨到70元,上涨幅度超过20%——大中电器对于改良苏宁的财务指标确是利好。
12月13日当苏宁宣布退出大中的并购时——苏宁股价下跌至62.78元,重挫8.16%。
所谓兵者,诡道也。苏宁员工进入大中之后,国美就开始重新盘算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只要不高于40亿元,大中收购价都不算是贵。”一位参与国美并购方案的人士介绍。
上海隆瑞投资执行董事尹中余认为:目前国美的市盈率是69倍,苏宁的市盈率是72倍,大中是22.5倍,并购大中对双方都非常划算。苏宁之所以放弃大中,一是缺乏并购经验,一是双方背靠的资本市场环境不一样。
国美新闻发言人何阳青表示:“国美已经拥有了整合包括永乐在内的十多个全国性或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的经验,更懂得并购所带来的机会与价值。”
苏宁总裁孙为民表示,苏宁在北京和大中重合的店仅仅5个,而国美和大中重合的店多达二十多个——大中更适合和苏宁结盟。但他认为:“我们已经全面接洽了大中,真实的大中价值我们最清楚。”也许正如苏宁所说“底牌看清”,大中的六十多家店如果全部开新店物理成本不过十多亿元的话,这确实不值得苏宁再加价。
前途未卜
大中是否价值36亿,时间自会给出答案,现在人们的关注焦点是,在北京市场潜心耕耘25年的张大中将彻底告别家电连锁经营。
作为在百慕大注册的外资公司,国美要想并购内资公司大中电器,必须得到商务部的通过……故而国美采取第三方收购的方式,以过渡性安排来尽快实现张大中的套现离开。
国美电器公告显示,国美电器出资36亿元,通过银行以委托贷款的形式给独立第三方,用于对大中电器的全部股权收购,而国美电器通过天津咨询为代理,得到了大中电器的独家管理与独家经营权,并最终实现国美对大中的独家购买权。
此次负责收购大中的第三方为国美战略合作伙伴战圣投资。国美向其旗下附属公司天津咨询贷款36.5亿元,扣除0.5亿利息,天津资讯实际向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放款36亿元,并将此笔款项提供给战圣投资用于收购大中电器全部股权。
据了解,天津咨询向兴业银行此笔贷款期限为2007年12月14日至2008年12月13日,分五次提供给战圣投资,分别为2007年12月17日7亿元、20日4亿元、21日4亿元以及2008年1月10日15亿元和9月1日6亿元。
知情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公告中所描述的放贷过程其实是张大中36亿现金进账的时间安排。有消息表明,经过长达两年的购并,放弃家电主业的大中将全面转向地产经营。
Ⅷ 大中电器的并购
2007年4月7日
传苏宁将以30亿元价格并购大中
2007年4月9日
大中承认将出售 接触苏宁国美
2007年4月11日
苏宁首次公开承认洽购大中
2007年6月20日
苏宁收购大中进入财务审核
2007年12月10日
苏宁接手大中山西店 并购倒计时
2007年12月12日
苏宁突然宣布停止收购大中
2007年12月13日
陈晓称国美重启收购大中谈判
2007年12月14日
传国美已就收购大中提出报价
2007年12月15日
国美发布公告36亿曲线收购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