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场所应设置智能消防应急照明灯
这个1类建筑超过1万平米以上的公共场所和2类高层公共建筑的都需要设置。
B. 消防法什么场所需要安装应急照明灯
需要安装应急照明灯的场所:
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
1、 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2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m2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3 、建筑面积大于1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1 、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m2的展览建筑;
2、 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地上商店;
3 、总建筑面积大于500m2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2)什么情况需设置智能应急照明扩展阅读:
设置应急照明的要求:
1、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
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3、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4、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5、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C. 哪些场所需要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除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照明:
①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避难层(间);
②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大于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③建筑面积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④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
⑤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
2、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于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lx。
②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lx;对于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lx。
③对于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对于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关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最低水平照度很多考友对第2款的3.0lx和第3款的10.0lx容易混淆,但仔细阅读条文不难理解,人员密集场所不应低于3.0lx,人员密集场所中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同理:走道:疏散走道,不应低于1.0 lx;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避难间:避难层(间),不应低于3.0 lx;对于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的避难间,不应低于10.0 lx。
楼梯间和前室: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5.0lx;人员密集场所、老年人照料设施、病房楼或手术部内的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不应低于10.0lx。
3、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设备房应设置备用照明,其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4、疏散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出口的顶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备用照明灯具应设置在墙面的上部或顶棚上。
5、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库房)和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设置在安全出口和人员密集的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
②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6、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径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1)总建筑面积大于8000㎡的展览建筑;
(2)总建筑面积大于5000㎡的地上商店;
(3)总建筑面积大于500㎡的地下或半地下商店;
(4)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5)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6)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候车、候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
7、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5h;
(2)医疗建筑、老年人照料设施、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
(3)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本条第(2)点很多考生不是很能吃透,可以理解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医疗建筑和老年人照料设施,整栋建筑不应少于1.0h;
②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下同)大于100000㎡时,整栋建筑不应少于1.0h;
③总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00㎡,但地下、半地下部分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整栋建筑不应少于1.0h;
④独立建造的地下、半地下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整栋建筑不应少于1.0h。
D. 为什么要提及消防应急照明及智能疏散指示系统
消防人员疏散逃生主要依靠应急照明以及疏散指示灯,消防应急广播和疏散通道。所以是较为重要的。
E. 什么样的民用建筑要设应急照明
高层都要有。一类高层 二类高层规范不同
9.2.1 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
9.2.1.1 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9.2.1.2 配电室、消防控制空、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吸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9.2.1.3 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9.2.1.4 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9.2.2 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而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待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刚的照度。
9.2.3 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硫散指示标志。
9.2.4 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00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9.2.5 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利制作的保护罩。
9.2.6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F. 什么建筑或场所应设置应急照明系统
答:(1)下列建筑或场所应设置集中控制型应急照明系统: 1 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m2的商店、展专览建筑、航站楼; 属2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地下商店; 3 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医院门诊楼; 4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公共建筑; 5 座位数超过10000座的体育馆。 (2)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商店、展览建筑、航站楼、铁路旅客车站建筑宜设置集中控制型应急照明系统。
G. 哪些场所需要设置智能型火灾报警信息显示及疏散指示系统
你提到问题涉及的内容有很多。
建议你网络《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查阅8.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10.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那里面的内容比较详细。
望采纳。谢谢!
H. 有没有规定 什么情况下才会设应急照明箱
商业的一般都装应急照明的
I. 消防智能应急疏散指示系统什么情况下需采用可改变方向的疏散指示灯
具有两种及以上疏散指示方案的区域
J. 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系统有哪些规范
在日常应用中,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火灾发生时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不能科学、正确地引导群众及时疏散,以至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发生互相踩踏,形成群死群伤的情况。因此,对于现代建筑物具有较高的楼层数、密集的人流量、疏散路径混乱、疏散通道多、楼梯隐蔽、环境复杂的建筑,一般的疏散指示方式是很不合理的。无论是建造、维护费用,还是管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化的疏散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该智能疏散系统的引导模块终端。利用智能型声光引导疏散引导模块,可以设计出指引方向依据火灾发生位置变化的智能疏散引导系统,当发生火... 展开 在日常应用中,消防应急照明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火灾发生时应急疏散指示标志不能科学、正确地引导群众及时疏散,以至在人员密集的场所发生互相踩踏,形成群死群伤的情况。因此,对于现代建筑物具有较高的楼层数、密集的人流量、疏散路径混乱、疏散通道多、楼梯隐蔽、环境复杂的建筑,一般的疏散指示方式是很不合理的。无论是建造、维护费用,还是管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 智能化的疏散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该智能疏散系统的引导模块终端。利用智能型声光引导疏散引导模块,可以设计出指引方向依据火灾发生位置变化的智能疏散引导系统,当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对建筑内的人流进行智能化的引导、及时疏散,因此而减少伤亡。智能疏散系统的构建主旨是“智能化”的实现。所谓智能化,不仅是将不同子系统进行联动,更重要的是,能获取所需的基本参数信息,并真正实现自主分析运算,生成的结果能实时传输至前端显示装置、实现整个疏散过程的贯穿,从而以准确的运算和有效的手段引导逃生人群选择正确的逃生路径,提高疏散效率。对于智能疏散系统的终端引导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本文具体结构分为传感器模块、语音模块、指示灯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语音模块的录音放音程序设计,语音模块和指示灯模块的控制程序的设计,以及电源管理方式的选择,满足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的要求与标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疏散系统”,是由智能疏散系统控制主机、消防应急电源、消防应急标志灯具、消防火灾报警主机,火灾探测器等多种设备组成的一套智能消防疏散系统。该系统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可对应急标志灯具实时巡检、并与报警主机系统联动、在有火灾发生时根据起火位置智能选择最佳逃生路线进行疏散指示。
◆发生火情时,系统能根据着火点位置,变换指示方向,引导群众向远离着火点的方向撤离。 智能疏散系统
近楼道出口位置时,该出口以上楼层疏散口,必须显示关闭状态,以便群众避开危险朝向着火楼层临近着火点的出口疏散。 ②着火点以下楼层群众可向任意出口疏散,以达到尽快撤离的目的。
◆火场中烟雾弥漫,此时传统疏散指示灯会看不清;此智能系统能够在接近或到达出口时,通过语音、频闪等功能提示,警示疏散者,避免错过出口,保证快速疏散。
◆智能系统在平时可实时在线对各指示灯具、应急照明灯具进行自检、巡检。对故障灯具的信息(灯 具编号、通信地址、故障状态)进行报警、显示,并记录。以某建筑疏散参考图为例,当无着火点时如图1所示。当4楼某位置着火时,由图2可看到,虚线框内内的疏散指示灯改变了指示方向。当2楼疏散出口处失火时,虚线框内的疏散指示方向改变为如图3所示。由以图1、图2、图3可见,此疏散指示系统可在发生火情后,正确引导疏散群众尽快、安全撤离。
◆系统功能:智能系统由中央通讯模块、中继通讯模块、带有地址编码的终端疏散灯具,及自带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连接的标准串行通讯端口组成。系统具备监视终端设备及系统本身的工作状态,接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火灾报警位置信号,根据疏散通道情况,自动生成最佳疏散路线。驱动标志灯动态指示安全出口方向等工作,标志灯是系统的疏散指示执行机构,平时处于巡检状态,火灾时,接收到消防应急灯具控制器的动作命令后,其发光指示箭头开始按顺序向安全出口方向依次闪烁移动,完成导向光流引导的功能。 ①智能系统采用随机逻辑判断式诱导疏散,避免了由预定人工控制方案,造成选择疏散方式的局限性。 ②主机柜采用UPS在线式不间断电源供电方式,抗干扰性强。主机通讯端口可以和任何具有标准串行通讯端口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方便连接,以采集火灾报警的实际位置信息。 ③显示、触摸屏,配置17#标准液晶显示屏。可显示楼宇真实各层平面、以及各灯具的物理位置和工作状态,支持全景和局部图形缩放。视图直观、视野宽扩、操作界面人性化。 ④中继通讯模块采用光电隔离耦合器,具有防雷击浪涌的保护,和交直流高压隔离性能,宽温宽湿度使用环境。经过中继通讯模块,可以实现各回路通信网络分支隔离控制、扩展通信距离、或扩展灯具设备数量、增强抗干扰性。 ⑤在每个终端疏散灯具中,均嵌有单片机智能控制,时刻保持与主机通信信号联系。 ⑥系统终端疏散灯具可自带电源,此时不需使用EPS。灯具中采用蓄电池,放电时间大于90min。 ⑦主机通过系统软件对各终端疏散灯具(或通过中继通讯模块)实时巡回检测。对故障点,以声光形式报警,显示其灯具地址编码,故障类型及时间。自动打印故障信息,以供备案如通信线路故障、应急灯具故障、电源故障、电池故障,正常状态时,显示如图5所示。当与灯具连接的通信线路有故障时,可看到黑色圈内双向指示灯被标记上两条深灰色横线(如图6所示);当应急灯具本身故障时,可看到黑色圈内疏散指示标志箭头变暗,并被标记上深黑色圆圈(如图7所示);当应急灯具内,电源故障时,可看到黑色圈内疏散指示灯被标记上黑色圆圈(如图8所示)。 ⑧主机通过系统软件,控制系统内灯具标志的方向、工作状态。显示灯具在火灾发生时,执行系统指 令的状态。⑨烟、温感火灾探测器,消防火灾报警主机是智能系统进行联动的外部设备,是火警信息的来源。智能系统通过自带的RS485通信接口,与消防火灾报警主机方便地联接。智能系统控制主机主要由中心接入器、工控机、逆变器、主机应急电源、液晶显示器、打印机、消防联动节点转换器组成(见图9)。主机由交互式操作软件支持,负责分析底层设备(各灯具)的工作、故障状态信息,接收来自消防报警系统的火警联动信息。对火警信息进行分析、决策,对消防灯具发送各种指令。
◆系统总线形式: ①系统采用工业计算机,每个应急灯具内,均含单片机智能控制芯片,由RS485工业总线实现系统的一点对多点通信。 ②总线系统内可挂接本系统各类型灯具,实现不同功能的分类控制。实现灯具指示方向控制,与灯具巡检功能。 ③每段总线最远传输距离可达1.2km,每路最多驱动应急灯具终端数量可达300只。 ④系统总线最高通信速率:500kbps(传输距离小于300m);当通信速率200kbps传输距离小于1km)。 ⑤可经过采用中继通讯模块,应用于需要连接应急灯具终端数量大于300只,或传输距离大于1.2km的工程现场。 ⑥总线系统(见图10)可根据建筑物形体与灯具布置,采用灵活、简捷的组网结构,布线成本低。
线路敷设:智能终端疏散灯具,按供电方式分为自带电源式与集中电源式。 ①自带电源式灯具内部自带备用蓄电池,当正常供电充电电源失电时,由自带备用电池点亮灯具。 ②集中电源式灯具无内部电池,由系统内的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供电至竖井内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由于电源经过了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当正常供电电源失电时,备用电源可自动投入供电。当建筑物单层面积较大、灯具较多时,可在每层竖井内设置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如建筑物公共走廊较短或单层面积不很大时(如高层住宅楼),可以每二、三层共用一布置于电气竖井中的应急照明集中电源。采用集中式供电灯具,并配合智能系统的自动巡检功能,可极大地提高应急灯具的供电可靠性。由于每个灯具都要与主机进行通信与巡检,因此,智能系统中每个灯具都要增加一根RS485双绞线,虽然,每个灯具的供电电流很小,产生的电磁干扰很小,有时将每个灯具的电源线(BV-2×2.5)与通信双绞线同敷一根金属管内,对通信双绞线的影响不大。但是,最佳的方法是将灯具电源线与通信线路分开敷设。